第229章人心
元宵节过后,喧闹一时的始兴城变得稍稍安静了下来。
百货铺里人头攒动的场景没有了,曾忙得手不停脚不歇的女店员员终于可以围坐在火炉旁,抽空纳个鞋底或者缝补一下孩子的衣物了。
人声鼎沸的食肆店和酒家也恢复了昔日的冷清,大厨和伙计们趴在餐桌上,百无聊赖地扯着闲话。
而城中那些工厂作坊则开始逐渐忙碌起来,一根根烟囱不断地向外喷吐着黑烟,车间里也传来叮叮当当地敲打声和一记又一记沉闷地锤击声。
街道上的行人,脚步也变得匆忙起来,为自己的幸福生活而不停奔波。
数年前,不过数百人的小镇,到了今时,也渐渐展现出勃勃生机。
截止到去年底,始兴城的人口已增长至两千八百人,几乎占据了新华总人口的两成之多。
整个小城的规模也较三年前足足扩展了四倍之多,大量的木屋也逐渐被砖石建筑所取代。
水泥或石子铺就的街道宽敞而整洁,两旁还栽种了一排松树,使得街区显得生动盎然。
位于小城西侧的市场交易区热闹非凡,一些临时商贩们叫卖着自己带来的商品,从新鲜的海鱼,到林中的野味,山里的皮毛,还有来自大明的精巧物什,以及小城居民自己编织或者加工的手工艺品。
其实,以一个外来者的眼光看,始兴城的商业氛围并不怎么浓厚,而且也没有什么正经的商人,因为大部分商业设施都是新华政府旗下的。
至于市场上的小商小贩,也基本上都是小城居民临时客串的,利用冬闲时节做些小玩意,或者打些猎物、捕捞些鱼获,拿到市场上以期换点钱。
其中,还有相当一部分临时商贩是船员的家属。他们将自己丈夫从大明顺路带回来的稀罕物什于市场上售卖,以贴补家用。
市场上所出售的货物品种可以说比较乏善可陈的,而且价格也相对较高,一些手工艺品甚至比大明要高出两三倍之多。
当然,始兴城中也不是没有质优价廉的商品,比如铁制农具、五金、皮革、油料、食盐、蜡烛、肥皂、纸张、陶罐以及粮食。
换句话说,凡是新华能自己生产制造的物什,价格基本上都相对很便宜。
而那些新华暂时无法生产的商品,只能从遥远的大明运来,万里迢迢,海路漫漫,豆腐都能磨成肉价钱,自是贵得离谱。
徐兴怀见妻子盯着柜台上的那捆松江制造的青色布怔怔出神,眼里还露出希冀之色,半响都没出声,心下不由叹了一口气,右手也下意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