爷呢?”
“老爷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正在后宅歇息。”
“夫人呢?”
“夫人昨日就见过钱家老爷了,设宴为钱家老爷一行接风。如今在后宅中,正在与钱氏家眷叙话。”
“本官知道了,你且下去吧。”
“遵命,将军大人。”
郑国辉看着下人退去,神情略有些不快的摇摇头。
通州郑氏家族的远亲近枝,还有通州城内的几个豪绅大户,几乎都被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内,用利益紧紧的捆绑起来。
维扬盐商王、郑两家钻不到空子却另辟蹊径,从娘舅家下手。
这也是如皋钱氏一族眼皮子浅,600亩上好水田就收买了,不知内里的轻重,颠颠的跑过来说好话。
私盐买卖,是郑国辉的最大财源,无论如何也不会放手。
能压制一天是一天,一天就是数千两白银。
有人会问,朝廷不管吗?自古以来
历朝历代有公盐,就有私盐,这是绝计禁绝不了的事儿,差别只不过多少罢了。
以朝廷如今吏治的腐败成风,对各省的统治力愈发衰弱,私盐就愈加的猖獗。
江南如此,东南其他各省亦未能幸免。
谁都不是傻子,地方强权实力者纷纷插手私盐买卖,大获其利,业已蔚然成风。
战乱之后,两淮漕运总督府及都转盐运使司衙门遭受极大冲击,只能固守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开具盐引,手还伸不到江南来。
现如今,东南各省汉人督抚大员坐大之势难以逆转,朝廷依赖甚重,否则就有失控的巨大风险。
在这个当口,谁愿意多事儿?
别瞧着江宁布政使遏隆蛮像那么回事儿,还有江宁将军祥厚,江南提督福珠洪阿等满人朝廷大员,似乎全面掌控了江南省。
实则不然
这些从京师里派遣来的藩台,军门和臬台大人是无根之萍,高高的飘在上面。
郑国辉联同金陵知府曹玉成和其他府县的汉族官员,轻易的就能把他们架空,也无可靠的人手可用,政令不出衙门。
这种情况在东南其他各省遍地皆是,甚至更严重,朝廷对此心知肚明。
两宫皇太后都是绝顶聪明的人,只能维持朝廷这个四处漏风大船的表面风光,不会去捅马蜂窝,那只能加速满清朝廷的灭亡。
话回正题
不看僧面看佛面,对这个钱家大娘舅还要虚与委蛇,免得让母亲难做,此非孝道也。
心中计议已定,郑国辉便不慌不忙的站起身来,举步向外走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