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田地都没有农田水利灌溉设施,完全是靠天收。
地里的杂草和稻谷一样高,还有很多坡地高高低低的完全没有整理,看的让人头大。
产量嘛,也不用说,真是少的可怜。
好在这个地方果树遍地,各种热带水果高达170多种,结出来的果实累累,被誉为“水果之岛”。
当地的摩洛人土著粮食不够就吃水果,竟然也不会饿肚子,可见兰老岛农业资源之丰富,简直令人发指。
这些华人移民下到村屯中以后,立刻激发了华人农民的本性,开始投身到收拾土地的艰苦劳动中去。
一开始,这些华人移民持刀拿枪的督促土著挖掘灌溉沟渠,全面的平整土地,清理土地中的杂草根系,碎石烂木,从河里挖来淤泥肥田。
后来看不下去,直接开始动手示范。
华人移民整体下放到附近的村屯中,并不是以个人为单位,而是以原有的组为单位,一组12人。
每个村视田地多寡,分配8~14个组,配备刀枪等武器,带领当地土著干活儿。
钱江已经率领麾下士卒,率领千余华人刀盾手扫荡更远的土著聚集部落,陆续抓回来一万余人,有力的补充了苦役营欠缺的劳力。
这一天
郑守信和刚刚返回的钱江站在海湾边的高处指指点点,他们正在计划未来防御炮台的位置。
这里位于巴西兰海峡,是三宝颜半岛伸出的最西南端,两人所处的位置在波索南卡高地,这是一片茂密的森林高地,距离市区约十里左右。
高地的山脚下,就是码头和滨海市场。
若是修建要塞炮台,波索南卡高地就是最适宜的地方,居高临下看得远,要塞炮火控制的面积也大。
问题在于
修建的工程量也大,几乎要在高地上修建一个堡垒性的要塞,至少得六、七年的时间,动用数千名苦役犯才行。
若是修建在山脚下,依山体环成炮台要塞,工程量要小的多,只是前者的四分之一到五分之一。
郑守信神情为难的皱着眉头,他感觉工程量实在太大,耽误了整个城市建设进度,所以说道;“钱大人,我觉得可以在山脚下修建炮台,只要对来犯之敌形成威慑即可,不必一上来就搞得太大,反而于事不美。”
“郑大人所言大谬也,何为万事不移之基业?”钱江满脸不悦的反驳道。
他是一名指挥官,负责先遣团的军事行动,只会从军事角度看待问题。
在高地山顶修建坚固的要塞炮台,无疑是一劳永逸的方法,好处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