獗,捻匪马队南下也就是两三个昼夜的功夫,岂能轻忽。
要调动,也是调动驻扎在常州府和姑苏府的淮军兵力,哪有直接调任江宁府本地驻防军的道理?
这番话可谓有礼有节,直接怼了回去。
朝堂上没人撑腰,郑国辉很大概率会被调上剿匪前线,在国内与那些乱匪杀成一团。
别说三年,五年,十年都杀不完。
若是那样
郑国辉还不如告病还乡,放弃这个乌纱帽,以免被朝廷当做手中的刀,去杀戳国内那些活不下去造反的乱民。
没大佛罩着,想安稳的躲在江南省捞钱,除了做梦基本没那种可能。
那么……能投靠谁呢?
现在郑国辉对朝堂上的事情真的不是很熟悉,他知道两江总督李鸿章会入主中枢,成长为参天大树。
但那是两年后的事儿了,现在还不行。
汉臣中以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为首,在朝廷的势力都不强大,还是旗人宗室主导的局面。
想了一会儿
郑国辉没有太多的头绪,只能把心中的焦急按耐下来,过几日,探听一下朝廷的动向再说。
“将军大人,詹事府右庶子张佩伦递贴求见,请示下。”
“哦……人在府外吗?”
“是的大人,此人正在府外等候。”
“那……请入外书房叙话。”
“遵命,将军大人。”
下人离开后,郑国辉站起身来,他现在正好严重缺乏朝廷内部事务的渠道,多结交些朝廷官员,听一下有益无害。
詹事府乃是为皇室及宗室服务的内部机构,右庶子是正五品官员,整日浸淫在朝堂与宗室之间,消息肯定是相当灵通。
且看来人何意,再临机处置吧!
“下官见过郑将军,果然是少年英雄,气宇不凡呐!听说北上京师的时候,还手刃了捻匪头领李蕴泰,朝堂上传言纷纷,都说郑将军是了不得的英雄。”
右庶子张佩伦是个四十二三岁的中年官僚,上来就扎了个千儿,一副京师人礼多人不怪的模样。
说是朝廷官员,其实更像是官场沉浮的老油子。
郑国辉连忙上前一步扶起,口中说道;“哎呀,张大人,你这让我情何以堪?不需多礼,岂不是折杀本官了吗?”
右庶子张佩伦站起了身子,笑道;“将军大人过歉了,这番平易近人的风骨,真的是让下官敬仰。”
“张大人言重了,快请书房里面奉茶叙话,本官久居江南,耳目闭塞,正想请教张大人该如何自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