怠也。”后面这是郑国辉的积极表态,一定看顾好这门生意,不致出现什么差池。
“月增新书二本”,可以理解为每个月增加两万两白银,“二本”等同于“两万”,“三本有余”可以理解为3万多两银子,以此类推。
这种信件被查到公之于众,也没什么大不了的,都可以解释的通。
座师尊长指导年轻的门生多读书,多开阔眼界,不忘时时学习也有错吗?
每个月多读两本书,日积月累之下,自然就成了博学之士,能够更好的为朝廷效力云云。
若被指“两本”寓意“每月两万两银子”,那只能说此人太狭隘了,实在有辱斯文。
这一日经历的事情太多,郑国辉属实累了。
用过晚餐后
在丫鬟的服侍下,用大木桶洗了个热水澡,更换宽松的袍服,便早早的上床休息去了。
不一会儿,便鼾声一片。
抵达京师两日后
新置办的这座府邸接到了许多拜帖,郑国辉选择一些官员面见寒暄,倒是扩大了人脉,对朝廷动向有了更深的认知。
而他的跟脚,早就被朝廷各方势力挖了出来,再没有什么秘密。
当然了
这仅限于郑国辉愿意让外人知道的表面情况,通州团练出身的武官,依附于福珠家族,年轻而有才干。
还有人更深一步知道
郑国辉是拜在江南提督福珠洪阿门下,与现在贝子府办葬礼的那位宗亲,关系八杆子打不着,亦从未谋面。
他是这十几年来匪乱频仍时代,涌现出来的一大波出头露脸的汉人官员之一,无甚稀奇之处。
第三日一早
郑国辉刚刚吃过早饭,坐在中堂上品茶消食,就听到远远的传来“圣旨到,着府中大人即刻接旨,钦此!”
郑国辉心中一喜,等的终于来了,连忙匆匆的迎了上去。
此刻中门大开
一个手捧圣旨的大太监神情倨傲的走在前面,后面是随行的太监和侍从护卫,“哗啦啦”的全都涌到院子里来了。
郑国泰很有眼色的抽了二张百两银票笼在袖中,径直来到大太监面前深揖一下,凑上前去一塞,然后带着讨好的笑容退下。
郑国辉立刻命令道;“快请进中堂奉茶,摆香案接旨,且容我换一身衣服,速速就来。”
“去吧,咱家等着。”宣旨太监拿了好处,自然也就不用那些为难人的小招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嘛!
不多时
郑国辉换上了一身官服顶戴翎,率众在香案面前跪下,神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