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算在内。
例如参加武装民兵队巡逻,设立哨卡,护卫村庄,抵抗土著匪寇袭扰,每个月能够多获得一两银子的报酬。
斩获首级者,就多二两银子的报酬。参加的军事行动越多,获得的奖赏也就越多,偿还起欠款来自然就快得多。
正是由于这样的激励机制,所以华人移民参加军事行动非常积极,可以说是一呼百应,压根不需要动员。
这是郑国辉做事的风格,他喜欢用利益勾动人心,而不是枯燥的说教。
一个土著男丁的首级不过是二两银子,整个达沃地区周边,成年土著男丁撑死了也就10多万,压根就不够分的。
在消灭了土著部族的反抗主力后,对剩下的土著村落以抓捕为主,军队占领下的兰老岛需要大量劳力,土著就是最好的来源。
郑国辉与十一叔郑守中寒暄过后,一起回到了塔古姆镇上。
塔古姆镇与两天前相比,又有不同。
在血战中损失的房屋废墟已经被清除干净,街道上覆盖了新土,碾实压平,连许多臭水沟都填平了。
很多茅草屋区域被画上了石灰线,今后全部要整体推平,重新修建具有浓郁明清特色的建筑。
镇上一些比较好的房屋,陆续开设了杂货店,茶社,还有一些筹备中的饭馆,铁匠铺,妓院,赌挡,早点铺和各种手工作坊,很快就会相继开立起来,形成热闹的街市。
以后的镇管委会,警察所,邮局,税务所都会相继开设,以满足广大移民的需求,形成稳定的行政治理机制。
只不过现在是军管,显得粗糙了许多。
镇上已经恢复了热闹场景,很多华人移民满脸笑容三五成群的走过街上,身后往往跟着低着头、神情畏惧的土著女人。
这是华人移民刚刚选取的土著女人,虽然又多了一笔债,但心中的那份高兴怎么也压抑不住,咧开嘴笑的特别畅快。
在这里
将军大人的承诺随时兑现,只要努力打仗就能分到钱,分到女人(注,不是免费的),过上好日子,所有人都感觉有盼头。
在村庄里虽然是军屯,但华人移民都是分开来居住,很多都是原来土著的茅草房,条件虽然差了些,但毕竟是自己的窝。
分到归自己的田地耕种,怎么耕种自己说了算,只需要到时候交粮就行了。
加上领到了土著女人,可以生儿育女,开支散叶,这和关门过日子没什么区别,
将军大人允许开辟荒田多种地,收税从六成减少到五成,鼓励村民开荒。
只要能舍得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