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集中设立五六个村落就可以了。
这样每个村落的人口较多一些,防御力量也强大一些,在山林中冲下来的土著反叛力量集中攻击下,自保能力也更强些。
今后等到第三批,第四批华人移民抵达,再逐渐扩展华人移民村落,直至充斥整个哈姆达山谷,不留一丝余地。
除非这些土著人进山做野人,否则难逃灭亡和抓捕。
“报告将军大人,前方的道路崎岖难行,骡马大车已经无法通行了,请将军大人示下。”下面的军官跑步前来报告。
郑国辉抬头向前看了一下,此刻在林中行军,蜿蜒的羊肠道路面临着之字形的陡坡,修路也无法通过。
大军从清晨出发,现在已经是下午3点多钟了。
就是在一路修,一路行,到现在走了也不到30公里,距离哈姆达山谷还有一段路程。
略微思索一下,郑国辉命令道;“今日行军到此为止,就地扎营,立刻开始修整营寨,按照最高标准修建。”
“遵命,将军大人。”
最高标准修建野营,这是从曾国藩传下来的规矩,军中所有人都熟知,无人有任何异议。
这种最高标准的野营,属于半永久式,当初围城金陵的时候,湘军广泛修建的就是这种营寨,有通行的标准,修建起来可不容易。
好在大军携带的工具齐全,一声令下,1900余人齐动手,划分地盘便开始干了起来。
采伐队拿出锯子和斧子,以10人为一组采伐大树,过粗的大树不砍,基本都砍伐腰粗以下直径的树。
有大腿那么粗正好,再细一点也行,主要用于搭建防御木栅栏。
将这些伐倒的树砍去枝杈,统一留下4米多长,顶端削尖后,堆放在一边等待使用。
挖上1米深的深坑道,以未伐倒的大树为基点,在两棵大树之间密密麻麻的排上圆木,钉上加固的横木,叙撑木,就形成了一道坚固的栅栏。
如此类推,仅仅用了一个多时辰。
一个周长九百多米,以很多大树为连续支撑点的坚固栅栏营寨,就呈现出了雏形,速度相当快。
主要是因为这些兵卒和移民都擅长树立营寨,要知道长毛余孽最早起家的本事,就是挖坑道,扎硬寨,这让围剿的朝廷官兵吃了很多苦头,死伤极其惨重。
曾国藩学到了这一点,并且发扬光大,反过来又成为制擎长毛乱匪的决定性武器,并取得最终胜利。
话回正题
树立出营寨的雏形之后,郑国辉手下的兵丁一分为四,各行其是的忙碌起来,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