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施政三要素
看到这些详实的数据,郑国辉也不禁感叹,拥有一个能力超强的大管家,简直省下了巨多需要亲力亲为的麻烦事。
幕僚长李鹤章的作用,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组织2万多人的大船队下南洋,绝对是庞大而复杂的艰巨挑战,从采购门类繁多的货物,到编组船队,挑选人手(注;指的是向南洋输送的基层官吏,官兵,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例如塾师,郎中,接生婆,店掌柜,师爷等等),妥妥的都是大工程。
从油盐酱醋茶到针头线脑,正常社会所需的所有物质一个考虑不到,兰老岛这边就会闹饥荒。
就比如华人惯用的酱油,若是没有考虑在内,兰老岛这边的华人移民就吃不上这口,就做不出正宗华夏口味的餐食。
所以,政府方面也在努力弥补,发动那些拥有酿造酱油,醋之类技巧的匠人,在本地开办酱园,醋坊,南洋钱庄会在资金上给予一定贷款支持。
其目的,就是本地能自主生产,将这项进口需求勾划掉。
万里迢迢的向南洋运输酱油和醋,即便价格翻个两三倍,那也是不划算的事儿。
政府的目标
是在1866年底之前,达成多达17个品类,300多项物资的进口替代,实现在本地生产,本地消费的目标。
这其中的大项包括茶叶,烟草,油盐酱醋,针头线脑,竹筐,竹篓,竹椅,竹笠之类的竹编制品,鸡鸭鹅之类的家禽,还有猪仔,羊羔,米酒,黄酒,白酒等等,逐步安排本地生产。
这些项目不但可以极大的扩充就业,繁荣世面,最重要的是替代了进口,节省下宝贵的远洋运输舱位。
郑国辉在油灯下翻阅文件,认真的批阅,在一些文件的后面,还附加了详尽的备述,圈点或批驳意见。
他拥有着远超常人的历史认知,在这两年的殖民进程中,更是极大的丰富了治民理政的视野,看问题深邃的多。
对于下属官僚呈送上来的各种方案,往往能够高屋建瓴的一眼就看出不足。
其实也没什么秘密,第一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当然这个人是特指华人移民,而不是当地土著或东印度群岛其他土著。
在郑国辉治理下的殖民地范围内,人与人之间从来就不是平等的,而是有着难以逾越的巨大鸿沟。
只有华人移民是拥有完全公民权利的个体,有权经商办厂,有权购置田宅房屋,有权购置船舶,有权打猎网鱼,有权娶妻娶妾生子,有权参军做官,个人财产和安全受到政府层面保护,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