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乱摊派,打秋风,通通在禁止之列。
这一点他非常看重,无论哪一种生意只要按章纳税,就不用担心被官府穿小鞋,政府为此特意设置了巡查使,其作用就是接受举报,稽查官员。
殖民兰老岛的大半年时间中,巡查使弹劾了37名官员,很多都是基层小吏,复核后查办了35人,另有两人属于被诬陷。
政府方面立刻开革了这35人,在档案上记了一笔,终身不得吃官家饭,也不能够参军,不允许经商,未来的日子注定黯淡无光。
而诬陷官员的几个商家,则直接抄没了家产,本人被打入苦役营中,这辈子也出不来了。
土著妻子则另行分配,政府方面绝不轻饶这种泼脏水,诬陷官员的行为,一经查证,立刻便予以最严厉的惩戒。
上述的种种举措
令兰老岛内的移民社会中,普遍养成了良好的风尚,商人们有能力尽管去使,工匠们有能力尽管赚钱,这让一部分人很快的出头露脸富裕起来。
官府对乱伸手的行为也再三明令禁止,从上到下风清气正,这也是郑国辉最为自得的地方。
勿以恶小而为之。
官僚的腐败总是从小处开始,基层官吏的乱伸手,若是不从严惩处,那么慢慢的就会向上蔓延,腐蚀中层甚至高层官吏,最后形成群体腐败。
其恶果就是极大的恶化了营商环境,数千年的官本位制度,形成了商人地位低下的传统观念,这绝对不是郑国辉想要看到的局面。
郑国辉施政的第3点,就是“依法治国”,并且身体力行。
政府运转得有钱,打仗也得有钱,光靠土地里抠出来的那些银两,远远无法覆盖殖民成本。
郑国辉最看重的是商税,这可是源源不断的活水,商业越是繁盛,盘子做的就越大,政府能收到的商税就更多。
既然商人付了钱,为什么不保护人家的利益呢?
不同于明清两代朝廷的做法,对商人征税微乎其微,更多的钱被各地官府层层盘剥,最终流进了个人口袋。
郑国辉创建的殖民政府,实施的是另外一种做法,那就是简化政府规模,减少政府管理的范围,尽量交由市场去调节。
比如一个酱园老板,他生产的酱油只要按章缴纳了税收,凭借税收凭条,可以把酱油放在三宝颜卖,也可以拖到帕加迪安镇,马努坎或奥罗基耶塔,甚至运到达沃去卖,沿途所有的村镇一律不允许收取任何费用。
只要酱园老板愿意,可以运到任何一个地方去卖。
遇到官府查稽时,只要出示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