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对抗的方向狂奔。
威廉二世实行的“世界政策”,自然引发了英国的恐慌。
大英帝国的生存基础就是世界性贸易和对海外殖民地的控制,德国的扩张,必将损害英、法等老牌殖民主义国家的利益。
欧洲大陆的战略对抗局面,演变得愈发尖锐和白热化。
位于南洋的楚国本土,远离欧洲大陆的喧嚣,远离尔虞我诈的争夺,风景这边独好。
紫宸殿内
楚王郑国辉神色和煦的接见了返回朝廷的殖民地部大臣李经羲侯爵,他三个月的孝期已满,回朝任职。
简单抚慰几句,楚王郑国辉就将话题转到遭受到冷遇的前北洋大臣李鸿章身上,问道:“仲仙,你二叔如今近况如何?”
李经羲不敢怠慢,神情恭敬的恭身施礼说道:
“启奏陛下
微臣已有数年余,未曾与二叔有书信来往,盖因各为其主,不便交通。
蒙陛下不弃,微臣忝为国之重臣,肩负着如山重任。
臣亦无心交通北方,各自安好罢了。
所闻之事,皆来自于报刊及内庭要情通报。
知悉签完《马关条约》后,李鸿章顶着万人痛骂声入京觐见光绪帝,帝曰:
“失民心、伤国体”
遂不招待见,除去顶戴翎,废黜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差事,暂署“入阁办事”,已然是昔日黄。
内中隐情,微臣不得与闻,事不关己也。”
李经羲这样的态度并不奇怪,“诸葛兄弟各为其主”,古已有之,私下里粘连不清乃是大忌。
别的不说,内政部就盯的非常紧。
真要说起来
北方的清廷真的没有担当,李鸿章主持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背后还是朝廷的意旨,他只不过是被推到前台背黑锅的那个人。
如今遭到万众唾骂,光绪帝竟然也是一副“你有罪”的样子,完全不敢质疑背后的圣母皇太后,真是没谁了。
楚王郑国辉也就是随口问及,当下心中唏嘘不已,说道:
“倒也不必如此,血脉亲情断然无法割舍,家信往来也是人之常情。”
安慰了一句,便转过话头继续说道:
“离开中枢三个月,仲仙在部阁里积聚了不少事务,近期要集中办理才是,莫要耽搁了殖民事务大计。”
“微臣省得,在守孝期间,已经将部里重大事务一一理顺。今日回朝,将用心梳理一番。”
“那就好,红海天堑要塞事宜就按议定的政策去办。此事须会知外交部,联手应对英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