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力为五,那么布尔人的战斗力就是100。
那些呼啸来去的布尔人骑兵枪法精准,战术灵活,骨子里面就是为战而生的勇士,有着不惧强敌的北欧海盗血脉。
纵然英国人开出再诱人的条件,楚王郑国辉也断然拒绝。
格莱斯顿勋爵眼神无奈的看了一下坐在旁边的亨利-坎贝尔-班纳曼,眼神中的失望难以掩饰,凑过去低声说道:“见鬼!这下是彻底没希望了。我原本以为和这个东方国王很有些交情,能够说服他参加南非战争。谁知道……全都是该死的假象。”
“醒醒吧,勋爵大人,这位陛下是标准的利益动物,我们还是退而求其次,希望在b方案上能够得到支持。”
“看来也只能如此了,这些楚国人真难缠。”格来斯顿勋爵叹息着说道,脸上充满着失望。
两人在下面小声议论,楚王郑国辉高居王座看的真切,脸上没有分毫想要让步的意思。
陪同会谈的外交部大臣潘裕臣,殖民地部大臣李经羲等少数几位高官,那是连一句话都插不上。
这种军国大事由陛下一言而定,别人都没有议论的份儿。
实际上,在内阁中有不少声音支持与英国走的更近,甚至联合出兵,图谋的就是获得更多的好处。
他们没有想的透彻,英国人的好处是那么容易占的吗?
经过几次密会商议,双方就南非事件形成了一致立场,主要表现在外交,经济和军事后勤等领域更深入的合作。
在世界外交舞台上
楚国将坚定不移的支持英国在南非问题立场,始终站在英国一边声援,这是伦敦当前迫切需要的声音。
在整个欧洲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反对英国武力干涉南非事务,其中德国人喊的最凶,跳的最高,屁股后面就跟着荷兰人。连法国人,意大利人和美国人都表示反对,西北欧那些小国就别提了。
这种空前孤立的局面,让英国倍感孤单,迫切需要一位有分量的世界级列强站在身边,楚国就是这样的角色。
作为交换,英国默许红海天堑要塞的存在,对楚国在也门地区的势力扩张不表示反对。
但不得向东进入阿曼王国,向北不能进入红海沿岸的两大宗教圣地,前者是英国的保护国,后者是英国的势力范围。
欧洲人对于宗教圣地非常看重,不愿意东方势力染指,这也在情理之中。
两国私下里就决定了阿拉伯半岛西北部的命运,这就是弱者的无奈。
在经贸领域和军事后勤方面,楚国表现出了全力支持的态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