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的好处是什么呢?
这是潜伏在海面下的刺客,研发和建造的成本低,在拥有蒸汽瓦斯鱼雷这样的大杀器后,能够对战舰和商船造成致命威胁。
在楚国皇家海军序列中
并不单纯发展大型主力战列舰,中小型的巡防舰,鱼雷艇和炮艇数量都非常多,以满足在广阔海域保卫巡弋的需求。
仅巡防炮艇一项,就装备了百余艘。
楚国所属太平洋边疆外岛,海外殖民地以及本土周边的这些群岛上,普遍使用中小型炮艇担负日常维护海疆的巡逻任务。
相比较而言
作为海上突击手的鱼雷快艇数量就少得多,到如今总计装备了37艘,划分为一型,二型和三型不等,排水量从350余吨到520吨不等。
后续的鱼雷快艇在继续生产中,延续了排水量增大,适航能力增强的传统路子,作为皇家海军力量的有益补充。
潜艇这种新型的海军兵器,是在美国和法国相继发展了新式潜艇的前提下,楚国也很快发展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潜艇。
实际上
这艘试验型潜艇“雷公一号”,几乎就是“荷兰”号潜艇的仿制品,只不过换用了南洋重工更为先进的内燃机,动力更强的电动机而已。
在摸透了相关潜艇制造的技术后,楚国就会进行适应性的改造,以便符合楚国海军需求。
楚国皇家海军的需求是什么?
在战舰航程,装甲防护和火力三要素中,楚国皇家海军尤其注重航程,这与大楚王国“万岛之国”的定位相契合。
如此一来
不管是主力战舰还是巡洋舰,不管是巡防舰还是快艇,甚至到潜艇,对航程的要求都比其他欧洲列强标准高的多。
盖因欧洲列强处于地中海澡盆子周边,除了拥有广阔殖民地的英、法两国,其他的德、俄、奥匈、意等海军强国,皆不注重航程,而是把火力和防御力摆在首要位置。
英国基于全球海上霸权的需要,首要的就注重主力战列舰的火力,这是三要素中排在首位的考量。
德国基于挑战强大英国海上霸权的需求,首要的就注重主力战列舰的防御力,必须要能挨打才行,火力需求排在第二位,航程则排在第三位。
其他欧洲列强则有各自的考量,符合需求的才是最好的。
反观楚国不一样,由于拥有漫长的海疆,濒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在浩瀚的印度洋也有着重要的国家利益,所以需要战舰大航程去维护。
楚国战舰首先以大航程为重,其次是防御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