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他的语气已经开始哽咽。
“我大明是天朝,是万邦向化的上国。跟我大明比起来,建州不过蕞尔小地。圣上切勿忧虑至此,坏了龙体啊。”内阁首辅方从哲老泪纵横,他见过病榻上的朱常洛,生怕他一个激动又抽过去。
新君显有荡污涤垢、匡正朝纲的志向。如果被这封奏疏气死,来个主少国疑,那才是天下大乱之始。
“天朝!上国!哈哈哈哈!方阁老,你说得对。我大明怎么可能被区区建奴打败呢?它不过是一个小小的病灶,真正的病根在这儿!”朱常洛抬起手指,猛指地面。“大明的病根在朝廷,在顺天、在应天,在两京一十三省的每个衙门里。”
皇上这是要开启京察了吗?百官心下一惊,不过其中某些人却跃跃欲试,京察可是党同伐异的好工具,问题只在于谁拿着它。
“大明如果亡了,那她也不是亡在建奴手里,不是亡在反贼手里。就算反贼打进京师,将朕逼死在歪脖子树上,那亡我大明的也不是他们。亡国者,永远是百姓,是天下的亿兆生民。如果天下的臣民都站在朝廷,站在朕的对立面,那朕还有什么脸面自称天子?自称君父?”朱常洛血气上涌,两眼一,跌回龙椅。
“陛下!”王安赶忙喊道:“传御医!快传御医!”
“父皇!”屏风后面,悲惧交加的皇长子朱由校顾不得什么礼仪和旨意了,他在群臣惊愕的注视下冲出来。身后还跟着不知所措,泫然欲泣的皇五子朱由检。
“你们记住,如果有一天大明亡了。那不是百姓背叛了朝廷,而是朝廷忘记了初心。”大病初愈的泰昌皇帝朱常洛,因为情绪过于激动昏倒在龙椅上。
《国史,顺天印书馆,2077年平装版》本纪第二十二,光宗(一):
万历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上垂乾清门听政。先后议“贵妃郑氏请撤封后表”,“刑部尚书黄克瓒请任‘养性案’官员疏”,“吏部尚书周嘉谟请补各州县官缺疏”。并令兵科给事中杨涟呈“萨尔浒结案疏”。
涟奏毕。上怒斥群臣,称我大明有亡国之相。言至情切处,上晕坠于龙椅。诚王及信王出屏视上,情甚切。上谓诚、信二王曰:“亡国者,非百姓之叛社稷,实社稷不配江山。”诚、信二王垂泪曰:“不敢忘。”
《信王日记节选,应天书局,2050年精装纪念去别字版,儿童读物》
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二日,天气晴。
(编者注:这是存世的第一篇信王日记,信王此时9岁。)
昨天皇兄送给我一个木雕的手环,我很开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