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十五岁的府台
“大人,他们如此驱用奴隶,有伤天德啊。”徐光启说道。
“你觉得不好?”朱常洛反问道。“耗费国帑,连年加饷,搞得我大明百姓不聊生,这才叫有伤天德。与其让边疆百姓担惊受怕,让内地百姓节衣缩食,还不如苦一苦建奴。”
“这毕竟是圣人的教化,要是传扬出去恐怕会招致反对。”徐光启归终究还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两害相权取其轻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谁说要把这件事给宣扬出去了。私底下做嘛,有的是人愿意做这个人头生意。”朱常洛下令道:“好了,继续翻译吧。”
“遵命。”
瓦迪斯瓦夫·阿马托耐心地等待着两个明朝的高官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进行着讨论。最后当他听见朝廷不想买奴,反而想要卖奴,不禁感到意外。
因为在他的认知里,中国不比印度,中国人向来是看不起他们这些洋人的,又怎么会愿意来给他们当奴隶呢。
瓦迪斯瓦夫·阿马托展现出了极高的商业素养。在商业交易中,如果对方愿意出售,他便愿意购买。近年来,随着全球海上贸易规模的不断扩大,奴隶需求也随之增加。因此对于奴隶贩子瓦迪斯瓦夫·阿马托来说,即使大明不是市场而是货源,也算不得什么损失。
瓦迪斯瓦夫·阿马托开始盘算:新崛起的海上强国英格兰和传统的陆权强国法兰西,为了避开伊比利亚半岛的锋芒,选择北上去北美洲那边开辟新的殖民地。只要能和那边达成贸易协定,把建州的奴隶卖到加拿大去不行,又没人开发西海岸,取道非洲好望角再转北美东海岸还是太绕了。建州的奴隶还是直接卖到印度和东南亚去吧,那里的缺口也挺大的。
“敢问,货从何来?”瓦迪斯瓦夫·阿马托问道。
“自然是辽东。你们应该也听说了,京师以北的地界有一支不自量力的游牧民正扣边寻衅。朝廷准备在击溃他们之后将其中的一部分人送出辽东。”徐光启调整心态,措辞委婉。
“澳门的奴隶商人愿意为朝廷分忧。”瓦迪斯瓦夫·阿马托赶紧接话表明心迹。
“很好。”朱常洛颔首表示满意。
“不过我想请问一下,我们能在什么时间,在哪里,以什么样的价格获得多少数量的建州奴隶。”瓦迪斯瓦夫·阿马托一口气将问题全部抛出,只有得到了这些至关重要的信息,他才能安排航线。
“今天只确定方针,不商定细节。具体的方案会有别的人来和你们商讨。”朱常洛摆摆手。
“我明白了。”瓦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