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6章 巡抚咨文
胡增寿是自愿或者说被自愿参军的。
按照辽地现行的政策,被解救出来的汉人奴隶或者自行逃还的汉人俘虏都会先被集中送到辽阳进行分辨。待确认其身份,并排除其作为奸细的可能之后,再行安排。
不过,对于某些特殊的情况,官府也准备了相应的简易流程,其中最典型的一种就是在籍军户自愿参军。
在经略熊廷弼看来,客军不可能一直在辽东待着,辽地迟早还是要让辽人来守的。所以,巡抚衙门对辽东的募兵进程一直没停。如果复归汉地的汉人是成年男性,但又没有军籍,那么官府则会开出相对优厚的条件,建议他参军。苏家兄弟就是这么入伍的。
如果复归汉地的成年男性本就是在籍的军户或者军户余丁,那么辽东巡抚署则会直接把他编入操军。并在完成基本的训练之后派去前线。
而如果一个被解救的男丁,尤其是在籍军户,自愿加入拯救他的军队,那么辽阳那边则会执行简易的分辨流程。
简而言之,辽东巡抚署会按照游、参、副、镇等军事长官送来的文字材料,寻找记载着那个人姓名的册子,或者根据描述寻找他的亲属。只要能证实其说,则直接将该员编入当地部队,造册发粮。
侯世禄走的就是这个流程。他靠着胡增寿提供的信息,伪造了一份翔实的入伍申请寄去辽阳。
巡抚衙门收到申请以后,立刻就派人去案牍库翻查抚顺所的旧册,果然找到了一本登记着胡增寿姓名的军户名册。之后,巡抚衙门又派衙役去寻找了胡增寿的家人。尽管胡增寿本人的三族在抚顺陷落之后几乎死绝了,但好在老胡家到底还有一批活着的族人逃了出来,能够证明胡增寿对家乡的描述属实。
于是辽阳方面也就同意了胡增寿的“入伍申请”,对他走了简易的征兵程序,告知侯世禄不必将该员送辽阳报到,可直接加入威宁守军。收到回函之后,侯世禄派人给胡增寿送去了一个口头上的入伍通知,告知他已经被征召入伍,并被分派到了救命恩人的麾下。
走一流程入伍的人相当不少,当初李显也是靠着这个程序直接就入了丁修的队伍。但和胡增寿不同的是,他是真自愿。
显然,这一政策存在着明显的漏洞。那就是领兵的军官,有可能利用这个简易流程虚空造兵,吃朝廷的空饷。毕竟抚、清、开、铁等处的活人不少,死人更多。只要能找到一个全家死了个七七八八的人,就能批量地生产出“逃还人丁,自愿参军”的故事。
文官们意识到了这个漏洞的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