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户部官员的选调都需要南京吏部选封司的公文。”
“他是浙江余姚知县。”
赵学雍面露为难之色:“堂官,余姚是上县,知县位列从六品,想要调来担任经历司文书是不行了,只能是正六品的经历司知事。”
经历好比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那知事就是办公室副主任、文书就等同综合一二三四五六七科的科长。
“知事可以做随官吗?”
“可以的。”赵学雍答道:“现在咱们经历司的经历蒋如俨便是部堂的随官,都事贾樾是骆堂官的随官,经历司一般只设一名都事,不过并没有严格规定只能一名,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临时加设,不过需要咱们户部尚书韩部堂亲自拟行文给吏部,必须吏部尚书亲批才能加设,加设之后由吏部选封司来选官,咱们户部可以进行举荐。”
加一名都事就相当于增加一个正六品的编制,加编这种事自然麻烦,朝廷为了控制编制的数量防止冗官,要求都很严格。
陆远点头表示理解。
看来自己得找韩士英帮个忙。
胡宗宪是骆庭辉的同学故友,所以也算是依附于严党的人,只是因为品轶太低,还没有走进严嵩、赵文华、鄢懋卿这种党内大佬的法眼而已。
话说自己现在是正三品的南京户部右侍郎,品轶上和赵文华同级了,勉强也能算是严党党内大佬之一了吧?
这么一想,还有些小激动呢。
“好,本官清楚了,仪辂和护卫的事你去办吧。”
陆远写了一条手令,内容就是选用赵学雍担任自己的随官,盖上私印后将手令递给赵学雍,后者兴奋接过。
“是,下官遵命。”
“本官自己坐一会。”
赵学雍躬身告退,走起路来都像是踩在棉花上。
作为嘉靖二十年的进士,赵学雍已经在仕途上蹉跎了八年,三十多小四十的岁数还在正七品原地踏步,可以说这就是很多三甲进士的一生。
不是官宦之家、没有政治资源、没有足够的财富贿赂上官,提拔?
轮不到的。
而今被陆远选为随官,虽然级别没有变,但谁又不是瞎子,当然知道这份差事未来的前景有多么光明。
毕竟陆远那么年轻就能做到户部右侍郎,肯定是大有背景之人,将来陆远哪怕只能再进一步,那权力都将通天彻地!
陆远笑笑,不知不觉间,自己一句话也可以左右某些官员的仕途终生了。
可有的时候进的太快,也不是好事啊。
拿出纸笔,陆远拧眉深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