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这个写在礼法中的明面规矩反而没多少人遵守,因为下级不敢让上级还礼,久而久之也就形成了一种默契。
而今天陆远的行礼,包括严嵩在内都自发还礼,这便是尊重。
“陆部堂请坐吧。”
严嵩开口示意,通政使张文宪就搭了腔。
“陆部堂请坐。”
说着话,示意通政使司的官员往自己的身边加了把椅子。
陆远一看,眉头就皱了起来,不单单是陆远,张治和韩士英的眉头也都皱了起来。
这文渊阁正堂的布局是正当中一套桌椅,坐着严嵩。 在严嵩前面有一个台阶,台阶下同样摆了两套桌椅,分别坐着张治和欧阳必进,张治再往下则是坐着徐阶。
四名阁臣的位置安排好之后,其他的六部九卿等人则是位列两侧,相对而坐。
这种座位的排序没有毛病,但是陆远因为是南京吏部尚书,所以他的位置还要排在北京九卿之下,也就是右排第五位。
这要是坐下去,陆远可就一点面子都没了。
因此陆远没有坐,而是继续站在原地笑着对话。
“来的路上听袁公公说,皇上这次让内阁来议一议关于开海禁的事情,陆某当时就和袁公公说了,这么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要皇上和诸位阁老来拿主意。”
陆远冲天拱手:“我大明朝的社稷大业,在皇上、在各位阁老,陆某身为下官一定是实心遵奉,万死莫辞。”
说完这话,陆远就走到韩士英的身前微笑拱手。
“老领导,不介意的话,陆某就坐您后面,咱们一起听听严阁老的高论吧。”
“陆部堂说的有道理。”
韩士英搭话笑道:“有严阁老主持大局,又有皇上圣明灼照,咱们只需要实心办事即可。”
眼见陆远真就打算跑到韩士英身后落座,严嵩没法继续端架子了,连忙开口。
“来人呐。”
几名随扈官员走出来作揖。
“阁老。”
“再搬一套桌椅来,放到徐阁老的身边。”
这话一出,徐阶的脸上似乎有些不太乐意。
陆远瞥了徐老贪一眼,又道:“下官只是南京吏部尚书,和徐阁老并肩而坐,似乎不太合适吧。”
也得亏严嵩岁数大了涵养好,不然此刻都想张嘴开骂。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
你把文渊阁当自己家了?
忍住气。
“陆部堂言重了,陆部堂对我大明朝履建功勋,皇上多次说过想要陆部堂入阁,要不是因为陆部堂要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