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此,小民立刻退下。”
“今日在座的都是我大明朝的九卿尚书,议的也是江山社稷之大事,一个商人在这里,确实是不合适。”
欧阳必进抬了一下眼皮:“不过,既然是太师指示,又是为了两京协商事宜,特例特办吧,陆掌柜安坐便好。”
“是,多谢阁老。”
陆鸣道了谢落座,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一般静候众人开论。
“各位来之前,想必也都看到了承天门外千官云集。”
徐阶主持了今天的碰头会:“甭管消息是谁泄露出去的,但现在已经引起了很大的动静,官员不上值,而是聚集在一起闹议,咱们这里得尽快拿出个章程来,不然,于国无利。”
“徐阁老说的没错。”罗珵开口支持了一句:“诸位,张参政,现在就迁都回南之后北京班子不再保留主要矛就是上万名官员的安置事项。
之前两天咱们都想过一些办法,包括退出退休制度、补加都察院加衔、通过增设省府扩加编制,但这些新岗位对上万名官员来言还是杯水车薪,大头是处置不掉的,今天咱们看看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解决。”
张四维开了口:“退休制度可以让步,原先不是五十五和六十岁吗,可以往后延伸五岁甚至十岁,三品以下,已经年满六十岁的可以到六十五岁再退休,不满六十岁的年满六十退休。
三品以上,已经年满六十五岁的到七十岁退休,未年满六十五岁的到六十五岁退休,各部尚书、都察院左右都御史、通政使、大理寺卿不受退休制度限制,如已年过七十,吏治考满,可加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衔荣休,已有太子少师(少傅、少保)衔的,荣升一级,加太子太师(太保、太傅)衔荣休。”
之前张四维说了陆远给出的退休标准是五十五岁和六十岁,这并非是一个定死的红线,不是陆远这么说就一定要这么做。
其实就是谈判,哪有谈判一上来就暴露自己底线的。
之前给出的条件北京方面不满意,不满意可以谈啊,你看,现在张四维给出的条件是不是要比之前宽松很多,这种行为要是用一种高大上的名词来解释叫做政治妥协,说接地气点就叫条件让步。
也可以理解陆远这种做法是破屋开窗的一种谈判手段。
先给出一个对方难以接受的条件,然后在协商中进行让步,释放善意,你看,我都退步了,你们也该退一点了吧。
陆远是一个政治人物、是政客,所以他说的话到底是真是假,要分事,分情况。
果然,当听到张四维提出更加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