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着,他还背着个孩子,一身的汗水都湿透了身。
还有如果遇到泥坑,踩进去再把脚拨出来,不用多,就几下已经是非常累的。
只是大家现在都是,累且快乐着。只要有收获,更辛苦他们这些村民都不会嫌的。
莫三江再次拎着一桶值钱货回岸边的时候,已经有人在排队等交货了。
他过去看了看收的海货,青蟹,八爪鱼,大海螺,鲍鱼,海参。
就这几样鲜货,其他都不要。
奇怪,鱼都不要吗?
他头脑还没有转过来,现在是1985年,冷链运输还不够普遍,所以岸边收货的,也只敢收不容易挂掉的海货。
容易挂掉的海货,别人不收鲜货,一般都是渔民把它们做成干货后再出售。
莫三江拎着桶,倒回到自己挖的存货坑,再把里面别人收的品种挑出来,放到桶里拎过去跟着排队交货。
岸边收的价格是比较便宜,不过省了去城市卖的旅程。
如果数量不多,大家都懒得去市里卖,随便岸边卖了换点钱算了。
同样的心理,莫三江一桶海货换了两块多钱。
在一个月四五十元工资的比例下,两块多是不算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