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援战场各处。
坦克团则是战场突击的主力,正面攻坚能力极强,摧枯拉朽。
机步旅的旅长是书生兼任,他之前在济宁指挥装甲部队打歼灭战,正面攻坚战,都相当不错。
至于关二的第二旅,则被单独改编成为五台山特遣旅。
编制三个山地团,一个神枪营,一个突击大队,一个炮兵团,一共一万人左右的编制规模。
除了这些,就是苏洛的神枪营,陈五的雪狼特战队,还有各种杂七杂八,诸如工兵团,通讯营,防空团,汽车运输团,第一空军大队等这些部队的扩编。
整体算下来,等到扩编完成,兵员到位,楚的第四师,整体编制人员至少也有五万人左右。
要人数,也只是和日军两个甲等师团相当,不能算少,也绝不算太多。
可问题就在于部队的构成。
楚手里可是有大量坦克,装甲车,以及大量火炮的。
这支部队的机械化程度,根本不是日军骡马化的部队能相提并论的。
哪怕是往后,日军所谓的机械化师团,恐怕都无法和现在楚的部队相比。
正因如此,这一次对日军作战,楚才有充足的信心。
五月中旬,楚部队的扩编还未完成,一个噩耗便传来。
徐州丢了。
这让楚相当惊讶,后来通过暗部获取的情报,他才大概整理出来徐州丢失的全过程。
台儿庄这一战,日军折损兵力超过五万人,伤亡丝毫不亚于之前的淞沪一战。
可这种胜利只是短暂的,因为国军没有能力乘胜追击,将济南,青岛等地收复,只能将济宁,滕县,邹城,枣庄等地收回来。
结果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日军本土调遣三个师团,还有从关东军抽调出来的四个整编师团,以及华北派遣军又用那些残兵败将,整编出来两个师团,作为进攻主力,再次发的对徐州的猛攻。
只是和之前不同,这一次日军改变策略,不在沿着邹城,滕县,枣庄一线进攻,而是直接从济宁开始进攻,往河南东部区域进攻。
同时临沂方向,日军也派遣大军,向徐州方向猛攻。
后来徐州北面的两个重要门户连连丢失,台儿庄更是危在旦夕,日军针对徐州的合围,几乎已成定局。
重庆方面看到形势危急,这才意识到要调遣大军支援。
只是重庆方面之前都是在观望,现在日军兵临徐州城下,再调遣大军已经太晚了。
三十万大军调遣过去,看上去声势浩大,可真的打起来,徐州被围困之下,也只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