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那边卖,应该很快就能卖出去。”
农闲时,大家伙都没事干,能卖纸也算不错了。
一个月也能赚接近一两银子,对农户也算是个新的进项。
如今农户,一年用的银子也就三五两,吃穿就得花三两多,基本上存不了几个钱。
有了这造纸术以后,他们每年都能存下一笔钱。
没几,大家伙都传开了,有便夷纸卖,五十文一百张,那些手头不宽裕买不起宣纸的,都在蹲便夷纸。
朝中百官也惊了。
没想到他们行动力这么快,墨汁和造纸的法子都写好到处发了,除了这些,还有一款新型的竹笔,两个铜板就能买到,搭配上墨汁特别好用,写的字还,能省下不少钱。
百官们心都凉了一截。
颜宁是真的绞尽脑汁想要百姓们能读书。
往后他们子侄的竞争对手一下子多了上千万个。
下朝后,不少官员都嘀嘀咕咕的。
“以后可怎么办?”
“往后府学的先生都是进士,咱们能找到进士当先生么?”
“那肯定不能啊,人家进士都要去做官的。”
几个大臣越商量越心酸。
其中一人提议:“那就只能让他们好好学了,每月一考,每半年一大考,考核没有过的,罚抄书。”
几人一合计,都觉得这法子不错。
就是各世家子弟要倒霉了。
第二日早朝,户部尚书可算是找到借口了。
他对着颜宁行了一礼,道:“殿下,这各地办学堂的事还是得慎重考虑,臣算了一笔账,若是在各县城底下的乡镇设置学堂,至少得设置四千的学堂,一个学堂的建设成本大概是五百两银子。建学堂不仅仅是建个屋子,还得顺带的将附近的路修一修。”
“只是建设就得花这么多银子,再加上请教书先生、设置的奖励,怕是得花五百多万两银子。”
“而如今,北戎在北境虎视眈眈,战士们吃不饱穿不暖,陛下又减免了税收,若是有个万一,咱们国库真的没钱了!”
众大臣齐声道:“望陛下三思。”
颜泽坐在龙椅上,问:“可有人能想到其他的法子?”
众大臣都没话。
就算是想到法子的也不愿意。
颜宁下定了决心要办官学,眼珠子一转便想出了法子。
“其实也不难,传下去,要修建学堂和路,立个功德碑,问问有没有要捐款的,所有捐款的都会记上名字,捐款前三的刻的名字最大,这样应该就有钱了。”
户部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