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浸泡一周后饮用,每日适量。该方补肾强腰,可有效缓解因肾虚引起的腰部疼痛、腰膝酸软无力等症状,增强肾脏功能。
治神经衰弱,失眠多梦:隔山消15克,酸枣仁15克,柏子仁10克,远志10克,夜交藤15克,合欢皮10克。加水煎煮,取汁睡前服用。能养血安神,调节神经系统功能,改善失眠多梦、心悸怔忡等神经衰弱症状。
治产后乳汁不下:隔山消15克,王不留行10克,通草6克,猪蹄1只。将药材与猪蹄一同炖煮,食肉喝汤。具有通乳下奶的功效,帮助产后妇女解决乳汁分泌不足的问题。
治跌打损伤,瘀血肿痛:隔山消适量,研成细末,用黄酒调成糊状,外敷于受伤部位。可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促进跌打损伤处的瘀血消散和组织修复。
治儿疳积:隔山消10克,鸡内金6克,神曲10克,麦芽10克,山楂10克。水煎服,每日一剂。能够健脾消积,改善儿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导致的疳积症状,如形体消瘦、腹胀、食欲不振等。
治慢性肝炎,胁肋胀痛:隔山消15克,柴胡10克,郁金10克,白芍15克,枳壳10克。煎水服用,可疏肝理气,活血化瘀,缓解慢性肝炎引起的胁肋胀痛、肝功能异常等症状。
治水肿:隔山消15克,泽泻10克,茯苓皮15克,大腹皮10克,车前子10克(包煎)。水煎服,能利水消肿,对于各种原因引起的水肿,如肾性水肿、心性水肿等,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治咽喉肿痛:隔山消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射干10克,牛蒡子10克。加水煎煮,取汁服用,可清热解毒,利咽消肿,缓解咽喉肿痛、声音嘶哑等症状。
治痈肿疮毒:隔山消适量,研末,用醋或蜂蜜调成糊状,外敷患处。能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治疗痈肿疮毒初起,红肿热痛等症状。
五、使用方法治疗与疗程
煎汤内服:一般用量为6 - 15克。将隔山消切片后,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煮开后转火煎煮30 - 60分钟。常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肾虚等慢性疾病,每日一剂,分2 - 3次服用。一个疗程通常为1 - 2周,具体疗程根据病情轻重和患者个体差异而定。例如,对于脾胃虚弱的患者,若症状较轻,服用1周左右,观察食欲、消化情况等,如症状改善,可继续巩固治疗1周;若症状较重,可能需要延长疗程至2 - 3周。
制成药丸:将隔山消研磨成细粉,加入适量的蜂蜜或其他辅料制成药丸。一般每次服用6 - 9克,每日2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