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区,因其高山深谷的地形和温润的气候,同样成为党参的适生地。在国外,尼泊尔、不丹等地也有少量分布,但在产量和质量上,均无法与中国产区相媲美。
二、形态与特征
党参植株呈现出独特的形态。其茎基具多数瘤状茎痕,根常肥大呈纺锤状或纺锤状圆柱形,表面灰黄色,上端5 - 10厘米部分有细密环纹,下部则疏生横长皮孔。茎缠绕,长可达1 - 2米,直径2 - 4毫米,多分枝,侧枝15 - 50厘米,枝1 - 5厘米,具叶,不育或先端着花。叶在主茎及侧枝上的互生,在枝上的近于对生;叶柄长0.5 - 2.5厘米,有疏短刺毛;叶片卵形或狭卵形,长1 - 6.5厘米,宽0.8 - 5厘米,顶端钝或微尖,基部近于心形,边缘具波状钝锯齿,分枝上叶片渐趋狭窄,叶基圆形或楔形,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疏或密地被贴伏的长硬毛或柔毛,少为无毛。花单生于枝端,与叶柄互生或近于对生,有梗。花萼贴生至子房中部,筒部半球状,裂片宽披针形或狭矩圆形,长1.8 - 2.3厘米,宽5 - 8毫米,顶端钝或微尖,微波状或近于全缘,其间弯缺尖狭;花冠上位,阔钟状,长约1.8 - 2.3厘米,直径1.8 - 2.5厘米,黄绿色,内面有明显紫斑,浅裂,裂片正三角形,顶端急尖,全缘;花丝基部微扩大,长约5毫米,花药长形,长5 - 6毫米;柱头有白色刺毛。蒴果下部半球状,上部短圆锥状。种子多数,卵形,无翼,细,棕黄色,光滑无毛。花期7 - 10月,果期9 - 10月。
三、药用的部分
党参的药用部位主要是其干燥根。在秋季采挖后,需除去地上部分及须根,洗净泥土,晒至半干后,反复揉搓,再晒至全干。经过这样处理后的党参根,即可入药,其蕴含的多种有效成分,是发挥药用价值的关键。
四、附方功效与作用
党参茯苓白术汤
- 组成:党参15克,茯苓12克,白术10克,甘草6克。
- 功效与作用:此方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常用于脾胃虚弱所致的食少便溏、腹胀腹痛、肢体倦怠等症状。方中党参补中益气,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甘草调和诸药,共奏健脾之效。
党参黄芪当归汤
- 组成:党参20克,黄芪30克,当归10克。
- 功效与作用:具有补气养血的功效。适用于气血两虚,表现为面色苍白或萎黄、头晕眼花、心悸失眠等症状。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