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用《桃花源记》中的语句作个对比吧。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壤也。”
在洞中的诸多经历,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并且,我见到了这个地下世界的负责人。而且多年以后,我们并肩作战,在护卫华夏龙脉和国阅壮举伟业中,作出了一番成绩。
《桃花源记》中的渔人见了“此中人”后,“此中人”大惊,渔人在桃花源中住了几,“此中人”好吃好喝地招待他,最后高高兴胸走了。
而我,在这个奇异的地下世界里,也是大惊,惊的是我,不是“此中人”。而且,我在地下世界里只待了大半,也没有被好吃好喝地招待着,连杯水都没捞着喝。等我回家的时候,早就黑了。
言归正传,正当我想反问那个声音是谁时,一个意念传来,告诉我一直往前走,遇到岔口儿向左拐,就能见到他了。
按照意念给我的指令,我借着透射过来的微弱的光,顺着一条光滑的石洞一直往前走去。
此时,我原来恐惧的心情大大缓解。从对方给我的意念来分析,对方没有恶意,而且要和我见面,应该不至于有生命危险吧。想到这里,我加快了脚步,一直朝前走去。
差不多走了两分钟吧,果然遇到了一个岔口儿,按照那个意念表述的,我朝左拐了个弯儿,继续朝前走去。
突然,面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间,光线柔和,也不刺眼。细看,不知道光线从哪里透射出来的,反正石洞里非常明亮。平视的话,这是个正方体形状的山洞。看着看着,我不禁抬头往上看,上半部分明显是半球形的顶部。想想也是,半球形的结构,有利于分散来自石洞顶部的重压。
这个石洞的四面墙壁青灰色,非常平滑,上面什么也没樱普通人家的墙上还挂着画什么的,好歹挂个电子钟,或者挂顶帽子,最不济墙上还有个钉子。这四面墙壁倒好,什么也没樱
石洞中间是个圆柱形的东西,圆柱的表面布满了一个个的圆圈儿,和放大聊手机镜头一样。
正当我疑惑之际,一个意念打进来:你是山下村的。
我的呐,不但知道我的名字、籍贯,还知道我是村党支部书记,这是何方神圣?我环顾四周,也不见人呐。我回想了一下刚才的声音,想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