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都在绞尽脑汁多从系统那赚点钱的杨若谦:“……”
不是,我到底做了什么才让你觉得我对钱不感兴趣啊?
明明每次拿到红包的时候杨若谦都不会掩饰脸上的高兴,拿到跑车那天更是差点直接笑出声来!
都表现得如此明显了,为什么还是能有人对自己产生这么大的误解?
杨若谦尝试着解释道:“成总,其实我对钱还是挺感兴趣的。”
已经完成逻辑闭环的成菲根本就不信:“杨总每次收到钱之后那副佯装快乐的表情还需要回去多练练哈……你知道水城电影节不?”
佯装快乐?!
有没有可能那时我真的很快乐?
我表现出快乐的样子就是佯装快乐,我表现出不快乐的样子就是真的不快乐,搞立体防御是吧?
反正只要结论是杨若谦对钱不感兴趣,推理过程多离谱都没关系。
果然,人只愿意相信他们相信的事情,哪怕当事人本人出来辟谣都无济于事。
杨若谦对说服合作伙伴这件事情彻底绝望,只能把话题扯回正事上,免得对方继续加固这种不正确的刻板印象。
“水城电影节?我知道啊,全球最权威的最有含金量的奖项之一,和我们电影有什么关系吗?”
难道这部自己用脚想出来的电影还能拿一个国际奖项?
一部电影想要获得这种奖项,很大一部分得奖的电影都是有内涵有深度,但是叫好不叫座,全球票房死扑的电影。
商业性,能不能卖座固然是一部电影能不能获奖的重要因素,但绝不是唯一因素。
《黑袍检查队》票房虽然高,但是还没高到那种可以破圈的程度啊。
一部超级英雄题材的爆米花电影还真能有什么深度吗?骗骗自己就行了啊,为什么还真能骗到国际评委啊?
这种国际电影节的评委大部分是西方人,与祖国的电影文化内容天然犯冲。
文化不同,塑造出的审美也就不同,文化认同感自然会淡薄许多。
一部国内电影想要获得国际奖项,可以说是难如登天。
别说是最高荣誉金狮奖,就是次一等的银狮奖也极难极难。
成菲显然对这件事十分重视:“由于我们的电影内容极具深度,哪怕票房成绩并不算最拔尖的那一批,也被提名入围了!这是一个很大的突破!”
刚刚否认掉《黑袍检查队》内容深度的杨总彻底无语了。
只能说,一部作品有没有深度,有时候并不取决于作者怎么想,而是取决于观众怎么看。
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