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突然昏迷栽倒,主要是因为劳累饥饿,加上紧张才导致的,并非因为枪伤。
黎明时分,对方营地里有了动静。先是几个难民被押解着生火造饭,接着是上百名难民被武装人员赶出窝棚,冒着严寒,开始分头行动,也就是几个人一组,被一两名武装人员押解着四处搜寻和挖掘起宝藏来。
根据难民描述,此地武装人员并不是太多,也就是三十多人。那吴刚队长为什么没发起突袭,将对方消灭?
经过后来解释,大家才了解了吴刚的用意:钓大鱼。
通过与解救的难民交流,吴刚隐约觉得,对方不是一般的武装土匪,山贼之流,应该是有着日本人的背景。首先,据难民说,前段时间,来过一支鬼子骑兵,将他们积存的彩石全部运走了,据估计,年底之前,他们还会来一次。另外,这帮人当中,有一个戴眼镜的青年,说话怪声怪气的,虽然文质彬彬的样子,但是所有武装人员都对他恭维有加。应该是这伙人的真正领导;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保险起见,吴队长要等其他分队赶来汇合,好集中优势兵力,全歼这帮匪徒,防止走漏消息。
后来的事实说明吴刚队长的策略是正确的。当集中力量,于第二天夜间发出突袭行动后不久,北面几十里外的城里就跑来一队骑兵驰援。从对方的迅速反应上,明显表明,这背后的势力很重视这块宝地。多亏了吴刚谨慎有备,不仅全歼了营地里的匪徒,还将赶来支援的鬼子马队消灭了大半。如果贸然行动,后果不堪设想。为此,后来得到回报,石头司令让吴刚整理了这次战斗的过程,尤其重视了战术之外的层面,作为战术范例,编入教材,这是后话。
“司令,现在的问题是:因为计划缺漏,客观因素是兵力不足,造成了鬼子马队多人漏网,下一步,沙河以北的鬼子肯定不甘心失去这块宝地,所以当务之急是马上派兵将宝地牢牢控制住才行啊!”
刚回到根据地的王栋,得到吴刚传回的消息,很快做出决断:马上传令,让光头率领一个大队,启程赶去沙河。并且特意嘱咐他们带足急需的弹药和粮草。尽可能修筑防御工事,做好持久战准备。同时,照顾好难民生活,如果想回家过年的,就放行,但是尽力说服他们留下来,付给工钱,最重要的还是要做好保密工作。尤其是近期之内,无把握将宝地完全掌控的情况之下。
因为军情紧急,午饭之后,光头大队即刻出发。保密需要,对外宣称这是一次常规训练,主要项目是远距离拉练,锻炼较大规模长距离奔袭的能力。而实际上,这次急行军,的确含有对外宣称的成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