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敲打、责备的意思,因为抄袭这事儿,确实不太好认定。
比如圈内赫赫有名的抄袭大师——于正这个死丫头,就曾经公开发表过惊人的言论。
他声称只要抄的内容不超过20%就没事,比如将对方20集的剧本扩充到100集,即便是法院也很难追究。
同样的道理放在小说里,相同的情节如何判定?
山河传媒收集改编剧本的时候,也不可能严苛到对比调色盘,而且谁知道作者抄袭或者借鉴的哪一本书呢?
就比如这次,按理说《千骨》原著都已经很红了,但这么久,一直没有人爆出这事儿。
若非小说要影视化改编,或许那几位“被抄袭”的作者,依旧不会选择向网站投诉。
因为投诉也没用,平台会死保,谁让这书有利润,而被抄袭的是扑街呢?
也就山河传媒在意口碑,才会如此处理,否则绝大多数情况下,都是不予回应的。
只能说,一行有一行的规则吧。
接到喇裴康的电话,魏晋还挺意外的,毕竟此前的事儿不算愉快。
不过魏晋得承认,不愧是体制内混迹多年的老油子,喇培康的言语之中,丝毫没有芥蒂。
倒是这通电话的来意,让魏晋有些无语。
前年的第二届京城国际电影节,魏晋受邀参加了开幕式和“中外导演论坛”,也是他唯一参加的两次活动。
参加开幕式是因为京城衙门的相关领导,特意指示有奖项要领取;
而所谓的论坛也是领导们强行组局,把国内知名导演聚在一起,和好莱坞阵营同台,想借此抬高京城国际电影节的地位。
不过那一届电影节的外界评价并不太好,甚至可以用一地鸡毛来形容。
卡梅隆通过这次活动,包揽了国内众多制片公司未来数年的特效制作业务。
陈诗人通过担任各种论坛主持人,狠狠的装了一波逼。
冯大炮大谈盗版问题,直接当场开炮,被强行请下台。
而诸如贾科长、王小帅等人,则是在微博上各种怒斥审查讨好外国佬,太过双标!
所以春节期间,组委会找到魏晋,希望他担任评审团主席,都被他以筹备新片给婉拒了。
倒不是不想出力,主要是京城国际电影节的参赛门槛太低,作品多不胜数,太费时间了。
最终,这个差事落在了吴白鸽的身上。
包括此前收到的邀请函,魏晋也打算让老陈和钟丽芳代表自己出席。
不曾想,电影节临近开幕,领导们还是不想放过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