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股份从而赚钱。从何世石的话里看,连他都没有听闻过这家低调到尘埃里的私募。
bmc的入场很特殊,需要bmc现役的董事作推荐人,自然而然,叶天就作为我的推荐人。带着四个亿的资本我通过背景审查,成为bmc的董事。私募的一个特点就是隐秘,直到等你入场后才知道这群投资者都有谁。但绝大多数的顶级富豪是不会亲自出面的,用代理人层层隔开,所以很多时候,你只能看到一群大佬的代理人们在一起喝红酒讨论投资。私募董事是一种高调的说法,通俗来说,董事就是出钱出力。自己投钱的同时高效利用投资人的财富进行投资,赚取数倍利润。说的再俗气一点,私募投资者相当于一个社团的叔父辈,而董事则是话事人。
“今天这位新晋的董事是叶天先生推荐的,大家欢迎。”在我成为董事后的第一次圆桌会议上,主持人潮州粥引荐我给其他董事。我环顾四周发现董事们是清一色的华人,并非华裔,香港人居多,会说普通话。“年少有为,小兄弟,你来自什么地方?”身边穿米色polo衫的老头亲切的询问我。“北京。”我不假思索,因为我的那个三线城市靠近北京,索性直接说北京。“呵,一下子能拿得出四个亿美金的北京人,莫不是姓m?”名为冷佬的香港人一口别扭的北京话打趣。米色polo衫老头拍了拍我的背:“我们这些老骨头无聊太久了,因为你是新人,所以我们才喜欢和你开玩笑呢。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我也是叶先生的朋友,叫我甘地好了。”
会议比我想象的要宽松很多,没有正襟危坐,更多像是一场养老院的茶话会。会议上除了几个常驻董事,潮州粥,冷佬,国华,甘地,缺席的叶天,我见到了一张熟悉的脸,林啸。突然间很多事情值得玩味,叶天那晚通知我买入林氏的股,看来消息来源就是bmc内部。
一下子如同打通任督二脉,我想通了林氏收购案的资金来源,大抵就是来自bmc。目光和林啸对视的时候,他彷佛一个老朋友般投来友好的微笑,这反而让我不寒而栗。把整个北美金融圈陷入乱世的这个人就坐在我的眼前,而且仿佛有话要说。
“尼尔,欢迎你加入bmc。”散会后林啸主动走过来问候。“谢谢你,林生。”香港和潮汕都习惯把先生省略为生。“我之前见过你。”林啸面露笑意,“不过你可能不记得我了。”“林先生之前见过我?”我记不起来。
“那时候你一个人坐在奔驰迈巴赫的后排,我在隔壁车道见到你。”(参见第七章冥府的结尾)这句话让我打了一个激灵,那个时间正是我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