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面板和储能设备,可以解决野外的移动基站用电问题。
这四个长距离通信的基站的最大功率是200瓦,那是进行基站间通信时会达到的功率,平时与文本机之间的通信的功率只有80瓦。
而且王建昆会严格控制文本机和相应的集成设备的数量,所以用光伏面板和储能系统结合来供电是完全可行的。
每个基站配4块500瓦的面板和能储存10度电的储能系统,就完全够基站每天24小时使用了,只要没有连续10天的阴雨天气,不用担心电能不够。
下午的课堂上王建昆和智子一起设计新的运输船,原来的k200已经不能用了。
原本有设计一款仿照玉柴的柴油机,但是看到佩里级驱逐舰上的军用柴油机后,王建昆决定让智子参考这款军用的。
先缩小体积和功率,只要够提供给200吨级的运输船跑到最高25节,经济航速能够保持在20节就行。
智子对于工业设计已经越来越熟练了,而且有脑海中投射的虚拟实物参考,设计上更没问题。
为了保持轮机仓大小不变,设计的柴油机只用一台就够了,辅机就用一台玉柴的成熟款,用于以防万一主机坏了,辅机可以给船通过救援动力使船上不断电,还能有3节的航速航行。
船底壳王建昆让智子参考军舰的样子重新设计,到时制造出来边试航边修改,驾驶过上千公里船舶的王建昆已经有把握边开边改变船舶的外形了,就是这种改变要在夜晚进行,不然会吓坏很多人。
船的上层也参照长江上航行的客轮的样子,让智子尽量优化减小风阻,这样的一艘船虽然速度还是比较快,但是造型不会这么突兀了。
这次去王建昆也不打算在长江里一直飚高速到25节,白天就按照15节的航速,晚上才看情况是否要开到25节。
下午下完课,王建昆照样去集市上采购了点吃的肉和干粮以备不时之需,其实每个港口都是有吃饭的食堂的,在那吃饭还能打听些消息。
采购完食物后又去加油站买了2百公斤柴油,这些已经够新船开到湖口镇加油了。
在港口加油就看你的船能加多少,工作人员一般不会多问,不像县里的加油站总是问东问西,买多了还要出证明材料。
骑着摩托车带着买的物资去了临时码头,把物资吊运上船后就驾驶实验1号往泗洲镇开去,到了那边码头王建昆交完停泊费就在船上休息了,明天白天和晚上就没多少睡觉的时间了,会一直很忙碌。
第二天一早,王建昆就去了德兴的仓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