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配上水上飞机的机体。
周五的下午王建昆带着准备好的物资来到了水上飞机试飞点,在河道边上开挖了一个山洞,开挖时一些元素被他留着准备等下用来制造新飞机。
新飞机的全尺寸数据是长15.2米,翼展13,6米,后掠翼,高度4.8米,翼面积58平方米,空重12吨,载重15吨,可用载重8吨,最大起飞重量22吨,用两台t56-a-425型涡轮螺旋桨发动机。
按照智子模拟计算的性能是其最高速度可以达到960公里每小时,巡航速度900公里每小时,失速速度是180公里每小时,航程2800公里,实用升限12000米,爬升率秒24米,翼负荷380公斤每平方米。
山洞开挖完成后,在里面将一些辅助设施也制造出来,比如登机设备,加油设备,照明设备(用太阳能板和储能系统供电),换气设备等等。
等这些都制造完成后,王建昆开始制造这款大型的水上飞机。
首先当然是两个巨大的浮筒,这两个浮筒是可以收缩到机腹里的,相当于是可伸缩的轮胎,这是这款飞机能飞到那么快那么高的一个原因,不然带着两个大浮筒,阻力将特别大。
浮筒制造完还是先制造骨架,接着是两台涡轮发动机,然后是相应的内部管线,还有各种仪器仪表,这架飞机将安装上雷达,还有就是美军的子午仪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这款定位系统从美军在冲绳的的资料室里找到相应的使用说明和文件资料的,在航母和驱逐舰上也看到有实物,所以王建昆在之前就制造了一台接收机测试了一番,其定位精度是20~50米,还勉强凑合,至少后续试飞这款飞机及之后的超音速飞机是够用了。
内部的各项零件都制造完成后,王建昆照例是对着图纸检查了一遍,确保没有遗漏什么东西,尺寸也都核对清楚确保没有误差。
检查完成后就是铺设最外面的蒙皮和一些外置的零件,比如空速管等等,蒙皮这次就参考了美军a-7战斗机的,拿来主义最省事,毕竟美军大规模应用的东西应该比较靠谱。
这些都制造完成时已经是下午4点多,看了看天色,太阳已经西斜,王建昆于是快速加装了润滑油,液压油和航空煤油。
趁着天还比较明亮,王建昆启动了这款被王建昆命名为y-1的飞机,即亚音速第一款。
坐在宽敞高大的驾驶舱里,王建昆感觉非常棒,视野很好,毕竟是离水面差不多5米了,将飞机滑行出山洞,其声音惊起了远方归林的倦鸟。
幸好这一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