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斜向东南方向加速爬升,待爬升到1万2千米高度时,已经朝着东南方向飞了30多公里,然后转向西南方向往弯弯海峡方向飞,王建昆是打算贴着大陆领海80公里左右飞往南海一个目前属于印度尼西亚的岛屿。
在驾驶舱里王建昆不时查看下六分仪导航系统回传过来的坐标,跟脑海里做的世界地图进行比对,确保飞行方向正确。
在高空王建昆就打开了雷达强度记录分析仪,准备收集沿途对其照射的雷达波,通过分析其强度看能否计算出其雷达安装地点和雷达扫描范围。
因为每个雷达的波束特征都是不一样的,而且在不同距离上雷达波的强度也不一样,通过三角定位法,可以反向计算出雷达的位置,其大致的扫描范围也可以计算得到。
这是为了今后返回或者要战斗时,了解了这些路基雷达的信息可以避免被路基导弹锁定。
此时在1万2千米的高空,星光灿烂,一轮弯月挂在西边,下方是一片漆黑。
眼前只有亮着的一个个仪表盘,上面显示着高度,速度,外界温度,发动机的一些运行参数等等信息,王建昆看着看着觉得有些无聊,于是分出一部分精力把飞机尾气的碳氢元素收集起来制造成航空煤油存放到货舱里临时加装的油箱里。
从起飞点到目的地大概有3800公里,此时飞机的飞行速度是900公里每小时,大概要飞5个小时,距离已经超过y-1的最大航程了,所以要想快点到达,必须在空中把燃油补充上。
路过弯弯海峡时,飞机上的雷达信号分析机不断的接收到信息,飞机左右两边的接收器都有,看来这片空域很敏感,王建昆只能祈祷没有战斗机来巡查,不然动手也不是不动手又很麻烦,会浪费很多时间。
可能也是晚上的原因,现在海峡两边能够夜间战斗的飞机还很少的缘故,所以王建昆平安的离开了是非之地。
接着沿南海边缘开,在途经巴士海峡上空即将到菲律宾附近时,飞机上的雷达分析机又开始接收到信号了,这肯定就是美军设在菲律宾基地的雷达在对空扫描。
或许此时是夜晚,美军这段时间放松了警惕,所以没有飞机来查看。
王建昆驾驶着飞机安全的飞过中沙群岛边缘和nsqd边缘,到了曾姆暗沙后往西继续飞行。
终于在4月8号凌晨2点多,王建昆驾驶的y-1来到了目标岛屿的上空,再三核对了六分仪导航系统回传的坐标后,王建昆驾驶着飞机盘旋着降低速度。
当高度来到1千米左右,借着星光和月光,已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