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40米级大船交付
1982年7月2号,王建昆带着父亲从凤山公社选出来的5个年轻小伙子来到泗洲镇,送他们坐上去往湖口镇的船。
这几个选派出的年轻小伙子都学习了海上驾驶的理论,考试成绩是最优秀的几个。
当然他们也经过了眩晕测试,王建昆做了很多运动设备送到王家生产队,比如选拔飞行员用的大风车和大转盘。
目前公社里许多年轻小伙子都开始捧起书本学习了,因为先后挑选的30多个年轻人都是考试成绩靠前的,当然身体素质也是相对较好的。
这些选出来的人每月寄回家的钱都不少,有几个当了船长的和即将当船长的,工资和福利加起来都有差不多200块一个月了,比公社的干部的工资都多好几倍。
所以跟母亲聊天时,她把公社里好多人都去王家生产队的夜校进行学习,即使是每天忙完队里的活很累了,但是洗漱下后还是肯赶20多里路来王家生产队,上完两节课后又打火把往回赶。
队里看这些自愿来学习的人这么努力,在母亲的支持下给每个来参加学习的人补一餐夜宵,有肉有蛋,钱就从队里的公账出。
因为队长爷爷对于爱学习的人非常支持,再说来学习的今后说不定就能在队里的企业里出一份力了。
目前王家生产队有文化的人或多或少都当了个小管事的了,可惜还是不大够用,所以打火机生产在完成二期工程扩建后,已经没有能力再搞第三期了。
因为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和数量就要求更多了,不然盲目的扩张将会导致效率降低,质量下降。
送完这5个人上船后,他自己则单独驾驶一艘实验2号往上海开去,船上带了一些难收集的金属,他准备去上海把那艘40米长的收鲜船制造出来。
前几天王建昆一直有跟叶耀东联系,了解到他们每天的行程情况。
比如他就回了一趟福建的老家,同行的几个人里有3个离他家近的,也上岸去见了见家人朋友,留了一点港币给家里。
当时他们出发时就问过王建昆是否可以靠岸回家看看,王建昆问了下他们各自的地址,然后让叶耀东去征求意见,决定去哪停靠,因为停留的时间肯定很短暂,也不可能让所有人都回家看看。
最后当然是少数服从多数,选择靠岸叶耀东所在的镇子,因为在那靠岸,他们8人中有4人可以赶回家看看,如果停其他地方,最多只有2人可以回家看看。
其实这也算是王建昆对这一行人的考验,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