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当时考上北大,我们半个镇的人都来看我,县里还给我发奖励,用拖拉机载着我游了大半个县城。”储殷回想起那时的高光时刻,嘴角翘起。
“我们县前年有个考了清华的,县里的报纸上还报道了,而且听说县长还亲自给他戴了大红。”
“我也是,不过这两年都没有人考上了,不知道下一个要什么时候。”
两人在一边闲聊一边翻看图书,王建昆一心三用,了20多分钟,将这图书馆全部投射完毕。
不过要整理好还得好一会,智子得先在脑海里给这些资料全部翻看一遍再吸收分类。
“走吧,咱们去科研楼看看,然后就去吃中饭。”
接下来储殷就带着众人往几个理工科院系的实验楼和办公楼走去。
众人也没进到楼里,因为进去也看不了,有人的实验室肯定不让进,没人的进去也看不到什么,更何况都有上锁。
储殷在一旁给众人讲解着这楼是哪个院系的,目前主要是那些教授在主导科研,还有这楼以前的一些历史情况。
王建昆则开始收集楼内的技术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的样式也投射到脑海里。
不过接连几个系的实验楼逛下来,王建昆发现这些地方的研究太简单了,很多只是为了做验证实验,给本科生打科研基础的。
直到来到了几个研究生院,王建昆才“看到”一些比较高级的东西。
比如有在研究激光的,有在研究半导体的,还有在研究凝聚态物理的。
看样子应该不仅是跟踪国外的研究,而是开始了自己的探索了。
王建昆投射完后将这些研究人员记录下来,今后要找个机会跟他们联系上,到时候看能否进行联合实验。
王建昆发现靠自己一个人搞研究效率还是太低了,他虽然能控制原子,但是自己的知识面还是不够用,精力也不够,想象力也有瓶颈。
如果他能够通过仪器及实验上的帮助,让许多科研人员进行协同研究,那么他进军宇宙的梦想说不定能够早日实现。
在物理所,王建昆发现有一项理论研究很有意思,说的是碳元素如果成环状组合,形成单层结构,那么就能得到一种二维物质。
王建昆看到这心想这不就是石墨的基本组成吗。
他用超能力看过石墨的结构,是由一层层的碳元素堆积起来的,每层都是一个个碳元素组成的六边形结构,层与层之间却是通过物理连接的,并没有形成化学键。
这个理论研究中还提到如果能够制备出这种二维的碳结构,那么其将改变材料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