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超级计算机模拟计算132厂战斗机机设图 上
此时国内的歼8战斗机装备部队还不到3年,但是世界局势发展太快,各种新飞机新战法不断出现,国内的歼8已经有点跟不上时代了。
歼8这款战斗机是一款高空高速截击机,是仿照的米格-21,主要用来对付北方的高空高速轰炸机的。
其研发历史可以追溯到1963年,因为当时国内装备的歼-6高空性能有限,中国需要一款高空高速战机,于是在1963年7月,国防部第六研究院技术报告会拉开研发歼-8的序幕,1965年5月17日,总参谋长罗瑞卿批准其战术技术指标和研制任务。
1969年7月5日上午9时,歼8战斗机首次试飞成功。主要承担制空与拦截任务,基本型装备两台涡喷-7a航空发动机,最大马赫数2.2,一门23毫米双管机炮,七个外挂点,可使用多种导弹及无制导航弹与火箭。
虽然当时已经试飞成功,但是那段时间国内的军工生产也不可避免的受到运动的影响,所以直到1979年12月31日,航空产品定型委员会才同意歼-8型飞机设计定型,1980年3月2日,国家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批准定型,1981年开始装备空军部队。
可是此时的歼8已经跟不上时代了,美国为首的北约已经发展出第三代战斗机,并且已经完成了列装,根据一些机密资料显示,他们还在继续发展第四代战斗机,据说是要具备隐身能力和超音速巡航能力。
于是殷厂长结合国际形势和国内的发展情况,要求132厂的研究人员要搞就搞一款对标美制f16的第三代战斗机,不再按照苏系的路子走了。
所以这款新型战斗机就是以f16为蓝本,相关的技战术指标都是对标的美军的。
他们一开始是按照f16进行描图设计的,后面在动力选型时遇到了拦路虎,因为此时国内比较成熟的发动机是歼8上用的涡喷-7a发动机,其推力只有7000千克,单台涡喷不足以推动他们的飞机进行超音速飞行,机动性也会非常不足。
按道理,战斗机要想推力大,航程远,最好的选择是涡扇发动机而不是涡喷发动机,但是国内此时还没有批量制造过一款大推力的可靠的涡扇发动机。
比如在1963年,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研制涡扇- 5发动机,用于改进轰- 5轰炸机,1965年研制成功,但 1973年因轰- 5改进计划撤销而停止实验。
1964年,中国开始研制完全自主设计的加力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