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州刺史,邵南心中的惶恐不比面对曹休时少多少。
邵南跪俯于地,双手从怀中取出信来托起:“方伯在上,这是我家太守给大司马的文书。我家太守归降大魏一事千真万确,还请方伯看信。”
亲兵将邵南托在手中的信件拿起,走了几步递到了贾逵的手上。
贾逵看了一眼上面的火漆、以及‘大司马亲启’这五个字,随即又将信扔回到了亲兵的手上。
亲兵顿时有些手足无措,看看自家方伯,又看了看跪在地上的邵南,一时间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好。
贾逵见状轻咳了一声:“把信还给他吧,我就不看了。带他去帐外候着。”
亲兵将跪在地上的邵南直接拖了出去,丝毫没给邵南说话甚至站起来的机会。
而贾逵自己,则拿起笔墨,开始给皇帝上书。
贾逵动笔极快,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就写完了给皇帝的上表。下令以骑兵十人押送邵南前往寿春,并且把自己的上表交给皇帝。
这些事做完之后,贾逵背着手踱步走到帐外。周围简直成了一个大工地,四千人分为不同工种,或伐木、或掘土、或筑垒、或运输,颇有些热火朝天的感觉。
当然不可能四千人都在干活。贾逵留下了五百人着甲持兵、列阵坐于在南北两面,一边作为警戒,另一边作为轮换的部分休息。
贾逵一边引着几个亲兵,背着手在营中散步视察修建的情况,另一边思考着这场即将发生的战争。
刚才贾逵给皇帝上书中的内容,除去对皇帝的问候,以及赞美皇帝、祝福皇帝的多余用语,大概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
其一,周鲂此人未必可信,诈降的成分居多,还请陛下用兵之时心存戒备。
其二,贾逵描述了夹石和无强口这两个地方的地势,表示皇帝和朝廷下令在此处修建工事的决定非常英明。
其三,描述了从夹石、无强口以南的地形。按照贾逵的话来说,此路右边是山,左边是湖泊和沼泽,前进容易、但退后很难。希望陛下派人加大力度,多派些人来和自己一起筑营。最好沿路多修筑一些保障后勤和军队的营垒。
贾逵并没有说什么不该打这一仗的扫兴之语。皇帝都南巡了,十几万人都在寿春附近了,这个大势是贾逵一人逆转不了的。
既然无能为力,索性就做好自己分内之事吧。
就在贾逵一边踱步一边思考的时候,营寨东边似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
此地贾逵共有四千士卒,三千五百人在修筑工事,两百步兵在东北处列阵、两百步兵在西南处列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