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此前研究过吗?”
“这两件事臣知道,但臣其实一直以为诸葛亮是治世之臣多于用武之将,因此对诸葛亮的战绩并未过多研究。”曹真回复道。
小船已经驶过了一个码头。两名亲信的虎卫轮替着摇桨,岸上也有虎卫的大队骑士举着火把沿途在岸上跟随。
不过好在为了军需之要,寿春城外就是码头多。过了这个码头,下游二里之处还有码头。
曹睿说道:“大将军可曾注意到,在刘备攻益州迟迟不下的时候,正是诸葛亮督张飞、赵云二将沿长江逆流而上,以不到万人的兵力从荆州硬生生的打到了成都。”
“而前年诸葛亮亲率军队平定南中,春天出发、秋天就已平定了全部叛乱,冬天就班师回到了成都。这种用兵神速,还是警惕一些为好。”
曹真拱了拱手:“臣知晓陛下之意了。”
曹睿啰里啰嗦的说了一大堆话,曹真虽然表面上认可,但曹睿感觉他其实并没有听进去。
不过无妨,有自己这个皇帝在最后把关,想想总归是会无虞的。
“大将军,朕近来之所以醉心凉州之事,就是为了应对蜀汉。”曹睿说道:“现在有张郃都督雍凉军事,雍州有郭淮在,凉州派了夏侯渊之子夏侯霸,还让司马孚去帮夏侯霸处理民政。雍凉羌人之事,朕又派了新降的陆逊前去。”
“雍凉之事,大将军也要多多用心才是。”
曹真说道:“臣曾经征讨过凉州叛乱,对雍凉之事还是知道颇多的。雍凉在汉朝乱了上百年,我朝初建,想在一时半会就解决雍凉之事,还是殊为不易的。”
“永初年间,凉州羌乱前后有十四年,所军费有二百四十亿钱。永和年间凉州羌乱七年,军费了八十亿钱。桓帝时凉州三明平定羌乱,也了四十四亿。”
“如此巨大的费之下,凉州之事还是一片颓唐。”曹真微微叹气道:“凉州几乎……”
“几乎什么?”曹睿问道。
曹真说道:“几乎都不像汉地了。”
曹睿用手指向淮水流着的方向,又一挥袍袖划过了半边天空:“既然如此,那就更要一统天下之后,才能慢慢从内地反补凉州了。”
“班固不是写了《汉书》吗?待朕回朝之后,也是要命人开始拟稿来写一本《后汉书》的。”
“后世如果有人写《魏书》的话,朕是第二个皇帝、自然是会排在前面的。若朕真能十年间灭吴,从而与众卿一同开创个盛世的话,朕希望大将军在《魏书》里的次序能离朕更近上一些。”
史书中的臣子都是按功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