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田的政策已经有了三十多年了,哪个州、哪个郡没有军屯和民屯?
要改?怎么改?屯田能改么?
殿中的大臣们或是相互对视、或者小声说话,又或者是质疑黄权的说法。
可是曹睿从高处看去,却只觉朝堂之上充满了嗡嗡的噪音,听起来并不悦耳。
曹睿抬了抬手,太尉华歆见状走到最前,环视着殿中群臣,用沧桑但威严的声音高声说道:“肃静!”
有人组织秩序了,便再没人愿意出声来做出头鸟,黄权也终于得以继续陈述。
黄权继续说道:“屯田的流民历来负担极重,按照国朝法度,若屯田户自有耕牛,则一年所得按照官五民五来分。若屯田户使用官牛,则所得粮谷按照官六民四来分。”
“除了缴纳粮食以作税赋之外,屯田户还必须承担徭役。建安、黄初年间战争频仍,连年不断的徭役已经令民众极为疲惫了。”
“因此,臣建议,”黄权大声说道:“先择一州之地来为屯田减负,将屯田户所缴税赋下调一成,以彰大魏太和之德。”
“用私牛之屯田户,官五民五改成官四民六;用官牛之屯田户,官六民四改为官五民五。”
华歆刚刚喝止住了朝堂中的嘈杂声,此时这种讨论又继续蔓延开来了。华歆无奈之下,转身看了看皇帝,曹睿却微微摇头示意华歆稍待。
有一大臣出列奏道:“陛下,若将屯田赋税从五五改成四六,各州郡官府所得赋税所减少可不止一成,恐怕会令各地缺粮。”
紧接着还有一名老臣奏道:“陛下,这是武帝年间的制度,已成定制了,不能更改啊!”
曹睿说道:“黄卿,有大臣反对你的意见,你又怎么说?”
“臣自然有说法。”黄卿也是被逼到墙角了,转身说道:“官五民五之时,许多屯田民户一年所得之粮,也只堪堪作为第二年的口粮罢了。”
“如今陛下在淮南大胜,东吴叛贼数年之间不敢窥边。”“减少屯田赋税、适当与民休息,不仅可以增加民众所得、彰显太和德政,还能蓄养民力、以备日后战事。”
“在下请问诸公,就这么不愿让百姓多得这点粮食吗?”
曹睿在殿上笑着摇了摇头,黄权竟也被逼出急智来了,人的潜力当真值得挖掘。
方才黄权所说话语,将减少赋税与‘德政’、‘大胜’绑到一起了。如果按照黄权的逻辑,减少赋税的原因有两条。
其一,因为东吴被陛下打服了,不敢擅起边衅、不敢进犯大魏,所以不需要那般多的粮食。
若有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