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其实日常都由臣的长史协助,但让长史入宫并不妥当。”曹真无奈的说道:“臣这里并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曹睿像是早就预料到曹真的答案一般,随即回应道:“既然这样的话,朕就为大将军选择一人。”
“董昭董公仁,其人也是国家老臣,数十年间多有辛劳,就让此人来协助大将军处理军事吧。”
董昭?董昭此人已经七十多了吧,虽然曾经也是智谋之士,但如今还能派的上什么用场?
曹真刚想提醒皇帝,但转念一想,董昭这个老头子帮不上什么忙,倒也不至于添堵。
曹真最可贵的一点,就是其身在大将军之位,却能事事为国家、为皇帝考虑,并无半点争权夺利之意。
曹真拱手说道:“董昭年高德劭,当年臣督诸军攻江陵的时候,正是董昭为臣和夏侯尚屡屡建策。”
“先帝曾说,董昭的见识如同张良、陈平一般。若有董昭相助,想必臣也会得一助力。”
曹睿点了点头,随即站起身来,向外缓步走去。
曹真和司马懿见皇帝走出书房之门,也随即起身跟上。
曹睿笑着指向‘西阁’和‘东阁’说道:“国事烦忧,有大将军和司空日常在旁协助朕处事,定然会事半功倍。”
“朕此番也与大将军和司空做邻居了。”
曹真和司马懿纷纷行礼,口称不敢。
待曹真司马懿二人离去之后,曹睿自己坐在书案之后,竟开始研起墨来。
墨块在砚台上转来转去,曹睿脑中所想繁杂之事,也随着墨色变深而渐渐平复下来。
什么‘内阁’、什么‘六部’,这些比当下更先进的制度,曹睿每一样都想搞出来。
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局限。先让曹真和司马懿二人入宫吧,待朝野上下都熟悉了从宫中传令之后,再做他论吧。
墨色越研越深了。
曹睿将墨块拿起,一滴浓墨滴在砚台中,使墨汁上泛起了阵阵涟漪,但很快又归于平静。
慢慢来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