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劭顿了一顿,稍微清了清嗓子。
“禀陛下,臣还要说第三件事。”
曹睿抬眼看向刘劭:“刘卿但说无妨。”
刘劭拱手道:“臣认为,应该将《周礼》中的八议纳入新律之中。”
八议?
曹睿皱眉:“刘卿仔细说来。”
刘劭答道:“回陛下,《曲礼》云,刑不上大夫。”
“周礼之中,对于八类人的犯法行为,须经特别审议、不能由大理直接定罪。而且可以减免刑罚。”
“所谓八议,就是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曹睿深吸一口气,开始思考起来。
其实自古以来,特权阶级的特权一直都在,只是在每个时代的表现形式不同罢了。
比如汉武帝时期,若是官员贵族犯了法,很简单、交钱就行,就可以免罪。
若是从后世的观点看来,若触犯法律能拿钱买平安的话,那法律还有什么严肃性呢?岂不是玩笑?
但所谓法律,也只是维护统治的工具罢了。皇帝能给大臣封爵,能将平民百姓升为贵族,这是最大的特权。而高官显贵,也是要有些小特权的
就拿素爱刑名的武帝曹操来说,许多臣子或者将领犯法,都看在曾经的战功或者苦劳上免罪、或者只是惩戒罢了。
这时候怎么不论法律了呢?废话,还是要留着人打天下的。人心散了,队伍又如何带呢?
刘劭刚刚的提议,也只是从周礼中搬出章句作为依据,要写在新律的条文里罢了。
曹睿大略一想,觉得此事可行,于是看向华歆的方向:“太尉以为此事如何?八议放在新律中,行得通吗?”
华歆倒没立刻回话。而是沉默了半晌之后,方才谨慎说道:“陛下,以往朝中面对这种情况,都是由皇帝开口、或者大臣求情,从而减免犯罪臣子的罪名。”
“臣以为,此事有好处也有坏处。”
曹睿继续问道:“什么好处,什么坏处?”
华歆道:“陛下,好处就在于其执行时,都归于有司所议论,而非都是由皇帝所平叛。这样可以议多一些、也可以议少一些。其责出自法、而不是出自上,这样犯罪之人就不会对皇帝有太多怨言。”
“坏处呢?”曹睿追问。
“坏处就是,权贵重臣们知道八议的存在,则有可能会故意犯法、或者轻视律法。反正有八议在,有减罪的可能,就更加有恃无恐了。”
曹睿听完华歆所说,轻轻点头。
凡事有利也有弊,八议也是同样如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