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算是有了参与各类奖项评比的资格。
并且整个评比的流程,也非常严谨,可以说完全杜绝了弄虚作假的可能。
各类科研成果在出现之初,便已经经过了一轮审查,要不然也不会被冠以“成果”之名。
也只有这类经历过审查,并被组织上认可,确认了实用价值的成果,才能够进行上报,参与各类奖项的评比。
而上报之前,该成果需要再经历一轮由jun级,甚至是jun区级单位组织的二次审查,才能够被送到燕京,接受“四总部”共同组织,共同参与的最终评审!
至此。
一个有希望获奖的军事科学成果,已经经历了三轮审查,并且还是从基层直达大机关!
谁要是有能力在这种规格的审查中,弄虚作假
毫不夸张的说,这些奖项对他来说,已经算是毫无价值了
而现在算是半个“科研人”的赵卫红,想要参加这类奖项的评比,自然也少不了这套流程。
只不过,这份突如其来的提名,让此刻的赵卫红,感到很是意外。
由他主编,并编写了全部章节内容的信息化部队建设基础教材,距离定稿,送抵燕京审查,满打满算,也就过去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这就要参与今年的奖项评比了?
总c军训部的效率这么高的吗?
念及于此,赵卫红立马在还没有来得及看的文件中,一顿翻找。
果然让他找到了教材已经通过审查,不日就要印刷成册,并供所有本科阶段的指挥类专业学员,进行学习与研究的通知。
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赵卫红辛苦编写的内容,被删去了相当一部分。
删去这些内容的原因,并不是这些内容的水准低。
而是水准实在是太高了!
高到不适合出现在本科基础阶段的教材中,只得删去!
而这些内容其实也没有浪费,不日就要被加到研究生阶段的“信息化部队建设概要”中。
赵卫红.这也算是又多了一个身份,“信息化部队建设概要”的编外编写人员
“校长.”
看完了有关于自己成果的文件,赵卫红下意识的就想对晏文渊开口,表达一下自己心里的顾虑。
本来赵卫红还以为,这些奖项的评比就和部队一样。
只要价值到了,并且获得了组织上的认可,马上就能进行颁奖。
谁知道还要进行提名?
而科大的提名名额,究竟有没有限制?
赵卫红占了一个提名,是不是意味着会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