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似乎不觉得震惊,面色不变,只是冷冷的看着刘淮。“往日赵构能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使北伐中原功败垂成。陆先生又如何保证来日他不会以二十四道金牌,来将我们三支大军召回呢?”
陆游艰难以对:“想必官家经历过金贼破盟之事后,必然能放下与金贼的幻想,主战北伐。”
刘淮再次嗤笑:“金国背弃了《海上之盟》,全吞河北中原的时候,赵官家不主战;金国背弃《天眷和议》的时候,赵官家不主战;现在金国背弃了《绍兴和议》,赵官家却要雄起主战了。
陆先生,你这个糊弄人的手段,给人算命是换不到饭钱的。”
陆游脸色发红,想要反驳,却哑口无言。
这真不是他口才不行,主要还是宋国太不争气了。
刘淮见状,也不想再挤兑一个老实人,语气变得缓和:“陆先生,你是长者,以上的话,你就当是我年轻气盛,胡言乱语罢了,还请勿要放在心上。”
说着,刘淮复又指了指放在案几上的锦盒:“我不署名,还有一个重要原因。”
“陆先生,如同何伯求、张小乙、李秀这等人,并不会因为我的立场而改变多年的想法。我没有这么大本事。”刘淮缓缓解释道:“比如李秀李三郎,他先追随开山赵起义,亲眼看着宋国将开山赵弃之如敝履;然后他又追随张旺徐元东海起义,复又亲眼看着宋国拒之不纳。
这等人,怎么会因为我一句话而对宋国有所改观呢?”
“陆先生,你只看到这些人隐隐以我为首,却没有看到,他们并不是因为视我如神明而对我言听计从,而是志同道合才追随我。
如果我改变立场,彻底屈服于宋国,那么他们不会有样学样,而是会直接抛弃我,然后在他们之中会有另一个位高权重者居于其上。
我在这个位置上,我就是弥合两方的浆糊,以战略来说服其余人来遵从父亲的军略;若是我不在这个位置上,那么北伐军可能会瞬间分裂,大好形势就此葬送也说不定。”
“莫说这不可能,昨日那斜卯张古醒来,恰巧是副统制李火儿在营中主持,他去了之后,直接告诉那女真人说咱们是宋军。斜卯张古径直就要告辞离去。”
说到这里,刘淮也有些哭笑不得:“后来竟然是石七朗那厮通过北人治北地,以致太平世的说法,来说服了斜卯张古留下。到现在他连姓氏都不愿意改,偏偏此人又有通报情报的功劳,我还不好强迫。这他娘的都是什么事啊?”
陆游终于叹气,仿佛瞬间老了好几岁一般,伸手接过锦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