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泉观使。
但‘胡子衙班’哪里是吃素的,只是说了几句小话就让赵构轻易恶了陆游,将其撵到大理寺司直的位置上,去周边巡查冤狱的了。
然后就是陆游在楚州恰逢其会,弃官参与北伐军的戏码了。
这么一份经历,你可以说陆游人情练达,精于俗物,但说他是老刑名就离谱了。
陆游发了一通脾气后,见刘淮依旧摆着笑脸,也是泄气:“反正这件事你靠老夫一人是绝无可能,再给我派几个精干人手。”
刘淮立马拍着胸脯说道:“陆先生,你看上谁了,跟我说,我亲自去劝。”
原本还在看热闹的诸将听闻此言,各自将头埋进碗里,或者各自攀谈起来,装作很忙的样子。
陆游也知道这一箱子账册的重要性,不止能在其中找出武兴军上上下下的家庭住址,还可以从各种送回的口信、器物中大概总结出金国后方的情况。
比如口信中如果嘱咐爹娘赶紧买头大牲口,就说明这家没有牛骡,种地全靠人力,为了应急,就得赶紧买成年却较贵的大牲口;如果是买牛犊子,那就说明这家人力畜力较足,还可以买些便宜幼畜,作来日打算。
再比如,如果口信中让家人用这笔财货给家中添物什的较多,那就说明金国后方经济尚可,如果一地出现大量的还债言语,那就说明此地经济已经行将崩溃。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想要从如此庞杂的信息中,将所要的东西归纳出来,必然是个很繁琐的任务。
做此事之人得满足:认字、细心、聪慧、会算数、可靠、责任心强等条件。
而且此人还不能特别忙,你让刘淮来干这个就扯了。
真是人到用时方恨少啊。
忠义大军的精兵勇将此时已经不少了,但投奔来的文士还是不多。
毕竟不是每个文士都跟陆游一样,听到北伐收复失地就能嗷嗷叫着参军。
见张白鱼已经快把瓷碗扣在头上了,陆游叹了一口气,目光略过此人,指着王世隆说道:“王五郎,你来。”
在一众戏谑的目光中,王世隆不慌不忙的擦了擦嘴巴:“陆大判,我确实有军务,回转不开,但陆先生开口,我也不能拂了面子。我家十五郎,唤作王世杰的,陆先生也见过,聪慧能干,由他来协助陆先生正合适。”
陆游想起此前见到的井井有条的山寨,不由得点头。
王世隆得意四望。
“罗大郎,你来!”陆游复又点将。
罗慎言呛了一口豆粥,咳嗦几声后连忙拱手:“陆大判,我也确实有军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