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眼却已凌厉。
可见虞允文的话将这名老将也气得不轻。
“可这些都不是你想要的。”虞允文淡淡说道。
“哦?”李显忠似笑非笑的向前探了探身子:“没想到我与虞相公未见过几次,虞相公竟然如此了解我?你且说说,我最想要什么?”
“你想要回故乡祭拜祖坟,你想为全家枉死的二百口报仇……”虞允文不说则已,一说就是石破天惊。
“住嘴!”李显忠脸色转冷,盯着虞允文低声喝道。
虞允文才不吃这一套,拿起酒壶给自己倒了一杯米酒。
“你想……”虞允文直视李显忠的眼睛:“你想要回家!”
“够了!”嘎吱一声,李显忠将手中的银壶捏扁,怒目圆睁大声怒喝。
帐外的侍卫听到动静,赶紧过来查探,还没有掀开门帘,迎面就被一只变形的银壶砸了出来。
“滚出去!”
侍卫们又慌忙离开,只是将警戒线拉得更开了,毕竟这是主帅相争,若被他人听见,必然会影响士气。
李显忠重重的喘了几口气,平复了心情:“我固然想要,只不过不知虞相公如何给得起?”
虞允文看向大帐门口,过了半晌才缓缓说道:“李太尉,你说靖康之乱,乃至往前推到方腊之乱,向后推到此时金贼再一次南侵。期间天下鼎沸,民不聊生,这一切都是谁的错。”
“这还用说吗?”虽然不知道虞允文为何说这些题外话,李显忠还是嘿然一声,缓缓回答道:“在外贼人作乱,在内奸臣横行,更有女真大国崛起,内忧外患之下,天下自然土崩瓦解。”
“可方腊为何作乱?六贼为何横行?金贼又为何轻而易举的攻下汴梁?”
李显忠默不作声。“再往后,我大宋是没有忠臣还是没有良将?为何赵相公被罢黜?为何岳鹏举被冤杀?为何秦桧这等卖国小人会被重用?为何不能克复中原?为何今日竟然会困守在大江?”虞允文言辞渐渐变得尖锐:“数日前,那刘大郎问我,范蠡曾说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而大宋丢了中原河北关中已然三十四年了,可有北伐之心?”
“我的脸简直没有地方搁!”
“这些年的宦海浮沉,我终于看明白了,这天下大乱,乱却是自上而起!这大乱的起始正是太上道君皇帝、渊圣。”李显忠愕然抬头,看着面前忿怒到极致的虞允文:“直至于当今官家!”
“若不是太上道君皇帝征什么石纲,江南方腊不会反,若不是他任用六贼,金国也不会在灭辽一事上看轻于大宋。若不是渊圣在靖康时瞎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