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天下来日当磨折
四月十七清晨,临安城西北的钱塘门外,九曲从祠,王显庙旁的北山之水边,两棵橘子树下有一座墓地,低矮的土丘前有一方小小的石碑,上书‘贾宜人之墓’。
“宜人”就是宋代命妇的封号,这似乎是某家豪门大户衰落之后,家中老夫人亡故,虽然有个封号,却还是难以起大墓,只能如此草草安葬,在周围的墓地中十分不显眼。
此时十余名汉子立于坟墓之前,罗怀言指着这座墓地,对一名大约三十多岁的中年人说道:“你确定就是这里吗?”
中年人有些畏缩,却还是点了点头:“正是这里,俺爹为了不让秦老狗发现,只能立这样一个墓碑,而且在坟墓周边,种了两棵橘子树,二十年了,这两棵橘子树……竟然已经如此高大……竟然都已经二十年了……”
说到这里,中年人莫名落泪,不多时便已经泪流满面。
罗怀言叹了一口气,随后将几锭金子放到中年人手中:“忠义之士,辛苦你们了。”
中年人却没有看手中的金锭,泪流满面之余只是连连摇头:“俺爹死之前就告诉俺,早晚有这么一日,早晚有这么一日岳元帅会平反昭雪。即便俺爹看不到,俺也能看到,俺看不到,俺的儿孙也能看到,如今,终于到了这一日了吗?”
刘淮回头,看着此人。
二十年前,岳飞在大理寺被冤杀之后,如果按照流程,就会直接在大理寺墙角找个地方草草埋了。
但是狱卒槐顺却是有感于岳飞的忠义,不顾危险,将岳飞的尸体偷运出来,并且埋在此地,种树立碑,用大理寺的勒字铅桶与岳飞的随身玉珏为凭证,以期待来日岳飞平反昭雪之时,能得到安葬。
然而槐顺却并没有等到这一天,他在数年前去世,临死前将这个重任交与了自己的儿子。
也就是面前这名唤作槐康的中年人了。
原本刘淮还以为自己会费一番手脚才能找到这名被记载在野史中的小人物,可他却没有想到,在杨倓的帮助下,只是稍稍翻阅了大理寺小吏过往的名册,就顺利将槐顺找了出来,并顺藤摸瓜的找到了他的家人。
随后,罗怀言出面,以山东义军的身份与槐康接洽,在展示了许多缴获自金军的旗帜与金鼓之后,终于获得了对方的信任。并且在离开临安的这一日,罗怀言说服槐康将刘淮带到了岳飞的墓前,以作祭拜。
然而这却并不是来自朝廷方面的平反。
刘淮正色说道:“槐大哥,今日我等只是祭拜岳元帅,并不能为他正名。但是槐大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