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皇帝的话语顿住,摆摆手道:“今日不议此事了。”
尚书省。
内阁大学士。
传言果然是真的!
殿中那些文官面上全都透出惊异。
他们终于明白,王安之为何要提变法之事,这分明是给皇帝挖渠引水。
恐怕这位礼部尚书早就是内定的尚书省内阁大学士人选之一吧?
大殿之上,微微有议论声起。
端坐的元康帝目光扫过,忽然开口:“那张青阳还没走?”
张青阳。
大殿上商议国之大事,将青阳侯封堵乾阳殿的事情都忘记了。
此时皇帝提起,顿时不少人立马面色化为悲愤。
“陛下,臣听闻青阳侯拦截刑部尚书,又当街杀人,如今更是封堵乾阳殿,”王安之向着元康帝拱手,“臣斗胆,要与青阳侯在大殿奏对。”
身为文臣之首的礼部尚书,要跟青阳侯奏对!
大殿上,一众文官面上露出欣喜。
论嘴皮子,论对大秦律的熟悉,论儒道辩驳之能,一个边地出身的武夫,怎么可能是大秦礼部尚书的对手!
礼部尚书王安之要与青阳侯奏对,那结果已经可以预见。
这位新任武御司司首,必然一败涂地,被辩驳的哑口无言!
大殿之上,所有人抬头,看向元康帝。
皇帝点点头,淡淡道:“准。”
准!
一位位文官握紧拳头。
皇帝准了王安之与青阳侯的奏对,就意味着皇帝也不愿再包庇,起码不再偏向青阳侯。
青阳侯今日做的太过,皇帝也心中不悦。
听到元康帝的话,余愧贞快步走出大殿。
片刻之后,余愧贞走回,躬身道:“青阳侯说了,他不进殿奏对。”
“如果尚书大人有什么话,尽管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