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的南奕一样,连养气都尚未入门,只是借觉醒天赋神通之便利,一步跨过了藏精期修行。
当然,“沽名钓誉”这种评语,楚天行心里想想也就是了,并不会当真说出口。
好不容易捱到讲师来上课,楚天行才勉强让耳朵躲个清静,不再听旁人这里说起南奕长,那里说起南奕强。
某种意义上,这群公子哥,甚至比平民班的南奕同学,还要能吹南奕。
他认为,百姓忙于生计,很难为自己发声。但这并不能表示,百姓利益受损时,就活该忍气吞声。
「奕名」即南奕笔名的消息,并不算彻底公开。
只要能为百姓争取利益,就是在践行侠道,养一身浩然正气。
虽然南奕并未挑明何为腐朽之顽疾,但公子哥们心里门清,若真按南奕文章行事,所谓侠客,就算不特意针对各大世家,也一定会和世家产业起冲突。
同样觊觎郡守位置的其他世家之子弟,只想让楚天行犯错。
凡是想通过下跪,或者别的方式闹出动静,欲以道德绑架逼迫南奕传授内功者,直接永世不传内功。
但南奕选择了武功,并为修炼武功的志士仁人,开辟内功,丰富武功手段。
而暗中的考核评估,主要是由郭来暗访,了解这些武夫的具体品行。
甚至包括楚天行,因之前亦未入道,也是在今年才首次收到邀请。
楚天行只能追着出了斋舍。
《志士仁人》,虽是南奕文抄自王阳明之作,但他并非单纯搬运,而是结合自身所需,加以修改,另起论述。
他之前不在意,只是因南奕连平民都不算,乃乡民出身,身份卑贱。
秦南衣怔然,暗道自己迷糊,竟忘了南奕并非世家子弟,不曾听说过秦家茶会,更不曾知晓悟道茶一事。
对这些武夫,南奕只说:不准在书店外面跪下,他会找人暗中考核评估他们是否适合修炼内功。
若让他们辛苦练武技,南奕同学有着自知之明,知道自个很难坚持。
不过想起秦南衣曾在坊市中欲施以援手,虽然他当时没有接受,却也多少记着这份情。
现在,楚天行与南奕之间,已经不是什么虚名之争了。
楚天行并未说起请假之事,而是诧异道:“邀南奕去茶会?可他乡民出身,非是世家子弟。”
但内功前期,只需要打坐就行,大伙基本都想试一试。
不提悟道茶之神效,即便考虑到秦家邀请的那些楚郡年轻修士,南奕都可以过去认识认识。
而是楚天行,当真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