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于律己,宽于律人。要求修士怜悯凡人,某种意义上,本就强人所难。
而陶知命虽未开口,但因着「诚神镜」代价,其心声亦是暴露无遗。
“不用纠结该否放归。这些人道气运凭依已去,全靠公冶青天手段特殊,方才截取滞留。若我们散去幻境重归现世,这些气运亦是直接消散,不会重归南天城。”
仓促之下,公冶青天终是选择了硬扛「血刃噬」,被郭来成功重伤。
当然,南奕几人只是分润,真正收获最大的,当属陶知命。
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若郡守楚狂生未曾提前察破布局,陶知命本就没必要主动提醒。
南奕吐出一口浊气,不去管公冶青天将死之言,而是连忙扶住郭来:“郭老,有恙否?”
而是提前盘算清楚后,方能不假思索地择机抢攻,打了公冶青天一个措手不及。
话音未落,公冶青天便已生机绝灭,连魂魄都被彻底粉碎。
夺其道途,寸寸碎之,化作自身底蕴。
虽然还是不能修行仙门功法,可异状消去,于凡世行走终是无碍。
刚跌至养气圆满的郭来,只要略作修养,即可重回蜕凡小成。
他眼下,蜕凡入门,堪有五十年道行。
当然,这也并不绝对。
在南奕几人吸纳气运几近吃撑后,陶知命张口一吸,将整个幻境鲸吞入腹。
这血灵,可以是斗法之时采集血气,化生而成。
而郭来,明明只是个散修,竟愿意为了南奕决然爆发,毁去自身修行之基、原血之灵。
然后说回眼下,不了解后世仙门风貌的公冶青天,虽欲挑拨离间,却没能起到丝毫功效。
因为,仙神果位有限,愈是往上登阶,便愈是要争。唯有争得果位,方可成仙。
南奕微微沉默。
公冶青天,顾此,即会失彼。
气运,则可视作众多百姓灵性根本之汇聚。
可以说,作为仙门正道,各大仙门皆有如《无相宝册》之类的卷册,用于开宗明义,直接为仙门弟子塑造正确的修行观。
他决然一击,威能顿时攀至筑基大成,无限逼近筑基圆满。
与此同时,他立此功劳、做此牺牲,当南奕攒出多的长生道果,自然也会优先考虑他。
修至七十年道行,即为蜕凡小成;九十年道行,即为蜕凡大成;百年道行,即为蜕凡圆满。
之所以仙门外门,只设引路人,而不像上古之时直接定下师徒关系,就是为了告诫仙门弟子,莫被师徒关系影响判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