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美金!”托尼恼火地冲他们远远喊道:“看在上帝的份上!如果你们两个不想让人发现,就不要笑得这么大声!”
那两个人毫不愧疚地对着托尼大笑,身边布鲁斯也轻轻踢了他一脚:“好了嘛,安东尼奥,”这混蛋呼唤着他的名字,现在会这么喊他的也只有布鲁斯一个人了。“你念叨我够久了,不如放我去吃点东西?我可是坐飞机直接停在你家楼顶的,我还什么都没吃呢。”
托尼瞪着他。“这事还没完,”他宣称,“我简直不敢相信,你到底把自己折腾成了什么鬼样子,布鲁西。”
——斯塔克与韦恩结识在很久以前。
这很有趣,这不难理解。美国的上流社会就这么点大,诚然每个有钱人都削尖脑袋试图挤进去,但这个圈是排外且有限的,它有自己的潜规则。
一类人天生下来就属于这里。他们血管里流淌着蓝血,是那种被推崇的“老钱(oldmoney)”,每个人都以自己长长的族谱为傲,尽管事实上这些人里没有一个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国本土人。为了掩饰这一点,他们更要把自己装饰为欧洲式的贵族,连喜好也更倾向于那些华而不实、贵而无用的东西。
另一类人则是新生的。他们因过于势不可挡,而被人为的从“暴发户”里摘了出来,冠以“新钱(newmoney)”的名声。这类人出场的时候,旁人的眼光写满艳羡,用语言吹捧,拿行为去讨好。他们忌讳这类人的权势与金钱,同时在暗地里审视与评估:这样强劲的风头会持续几时?
显然韦恩属于前者,斯塔克属于后者。
作为这个圈子里罕见的同龄人,托尼和布鲁斯,从小就是被他人比较的对象。
八岁之前托尼羡慕布鲁斯。这几乎不用长篇累牍的去解释什么,任何热衷于捕风捉影追踪上流社会八卦的人,但凡看过一些小道消息,都会这样猜测:是的,他们想,显然霍华德不是那种会将儿子抱起来举高高的美国式家长,在这样家庭里长大的托尼·斯塔克,为什么不会去羡慕另一个泡在蜜罐子里的同龄人?
——对。托尼承认,对。是的,他是有过。那个家庭仿佛一个完美的模板,令他看了刺痛,使他从小就不太乐意到哥谭去。老旧上年纪的庄园,壁炉里哔哔啵啵燃烧的木柴,摇椅上微笑着为孩子织毛衣的母亲,陪儿子在书房里念书的父亲。
那时候布鲁斯没有什么能拿出来吹嘘的名声,不像托尼,他憋着一口气要做给父亲看,四岁就设计出自己的第一块电路板。但布鲁斯,人们提到布鲁斯的时候,只会说:“哦,那个过着小王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