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太岳的脸立刻变绿了。
·
谁掌握了现在的笔,谁就能决定过去的历史。这就是事成之后自有兴献皇帝为我辩经,建议满朝文武好自为之。
当然,一本《兴献皇帝论宗藩改革》还远远不够。世子已经规划好了,等到将来重开海贸,翰林院还会推出《兴献皇帝议海贸》;设若要改革财政,又会有《兴献皇帝谈财政变法》、《兴献皇帝关于理财的重要谈话》,至于什么《兴献皇帝治国思想》、《兴献皇帝教育理念初探》,当然更要琳琅满目,不一而足。
总而言之,大安会始终不渝的遵循着兴献皇帝生前的伟大指示,不折不扣的走完皇帝他亲老子开拓的道路。湖北松林山天降伟人兴献皇帝的理论体系必将渊源流长,延伸开拓,相伴大安于始终,而垂圣范于万世。
再总而言之,太伟大了兴献皇帝!
不过,至于兴献皇帝怎么会在生前留下这么的训示么……那当然是因为上天感召献皇帝心血来潮,已经在冥冥中预感到了自己即将生出一个君临天下主导改革的好大儿,所以才提前预备好了一切的指示,只供好大儿登基后取用。当然,设若有人大逆不道,居然敢质疑献皇帝的谆谆教诲,那也只有请他自己下去,当面向献皇帝请教了。
你不愿意和当今皇帝走,那就只有和先帝走。这很合理,对吧?
第67章 系统升级
世子做完指示之后, 长桌边罕见的出现了怪异的静默。
其实世子说得不错,大家的确都是靠着科举八股爬上来的,平日里帮圣人编几个典故的操作没有少干。但你编两句孔子曰也就算了, 一上来就给皇帝的亲老子整这种狠活,真的不会有什么问题吗?
说实话,这种匪夷所思的命令委实有点超越了几个官场萌新的底线, 难免让见事不多胆子又小的几位小官心下生出了一点紧张, 甚至惊骇之余,还搜肠刮肚想了一想, 打算找出破绽, 推脱掉如此超乎想象的任务——以几日的相处看,世子虽然位高权重且疯癫莫名, 但大半时候还是通情达理的,只要他们能指出计划的破绽,世子也不会强求……
但他们绞尽脑汁思索了半晌, 却愕然发现了一个极为微妙的事实——这计划好像没什么破绽!
喔这当然不是说他们真能起兴献皇帝于地下请他发表一番有关削藩的高论,而是几人思来想去,发现能够用来证伪那什么《兴献皇帝谈宗藩改革》的有关资料, 其实已经全部被世子以修语录的名义搜罗一空, 如今尽数掌握在了翰林院——或者说张太岳手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