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然,恐惧归恐惧茫然归茫然,该把握的机会还是得把握的。世子尝试着提出了几个琢磨了许久又实在没有把握的请求,果然李再芳毫不犹豫,一口都答应了下来;就是实在超出司礼监权限的事,也答允会尽力向皇帝转呈——从表情来看,这转奏的成功率估计还不小。
彼此谈了半日之后,双方都算是满意而归。李再芳是自觉出色完成了飞玄真君万寿帝君交托的使命,此番回报之后应该可以不用看圣上的臭脸,日子都要轻松不少;穆祺则更是兴奋难耐,知道自己所筹谋的计划终于向前推进了一大步——李总管已经代表了宫中直接允诺,同意在京郊与河北划拨土地,开设作坊大规模生产由世子开发的所谓飞升“丹药”;并在天津卫一带开设港口、平整道路,方便后续船只的停靠与休整。
这两样都是推动海贸刺激产业所必不可少的后手,他原本是打算长篇大论引经据典乃至撒泼打滚,拼尽全力也要强行保证过关。但现在好像是真有人给他开了加速挂,李再芳只是过问几句,居然就直接答应下来了。
……这这,这效率是不是也太魔幻了啊?
这还是他熟悉的那个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成沙滩一趟两年半万事不往心里去的老登吗?
难道照着后脑勺来一下真的能把人的性格改变到这种地步吗?他要不要将此秘诀传授给张太岳,方便将来给摆宗也这么来一下啊?
穆祺拎着几张珍贵之至的批红回府,一路上脑子犹自晃晃荡荡,几乎怀疑自己尚在梦中。直到将批红全部寄出,一切办理妥当之后,系统在耳边叮咚一声,才终于拉回了他的注意。
显然,这样迅猛激烈的效率极速刺激了历史的变动,偏差值疯狂上涨,又兑换来了一节全新的历史回响,而且还是接续着先前那通“看不见的大手”的暴论:
【……三千万两白银的收入仅仅是变法辉煌成功的一个序幕。随着东瀛及殷地(部分文献亦称美洲)超级银矿的开采、全新提炼技术的进步,大安国库几乎是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在迅速膨胀。在天津、青岛、秦皇岛诸港口修建成功之后,保守派用来攻讦变法的最后一个借口也消失了——甲寅变法后的第八年,仅经由海贸输入京师的粮食多达三百九十万石,数量之多完全超出预计;以至于京城的仓库都不堪负荷,不能不紧急调用天津的府库。
由于天津卫的库房荒废多年、有失打理,淤积的粮食存放数月之后,竟因高温而腐烂发芽,给沿途百姓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天津一带酸腐文人狂拍马屁,竟然还引用史记“太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8页